[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炉的前水套密封活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137.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万林应;王二虎;刘涛;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求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F2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炉 前水套 密封 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的前水套密封活动门。
背景技术
转炉系统中,水冷设备作用非常重要,由于现场生产高温环境,促使了对现场水冷设备运用率的增加。该厂转炉系统中主要由如下几个主要水冷设备:水冷炉口、活动烟罩、下料管水套。在现场的实际运用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焊缝开裂漏水、管路出现裂纹等,对此只能采取停炉焊接维修或更换新设备,无论哪一种处理方式,给现场生产顺行稳定以及设备成本都带来不小的影响,还有一些设备缺乏冷却结构,譬如转炉锥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损坏,增加维护检修成本和劳动强度。在追求节能降耗和低成本运行的企业经营战略中,保证生产顺行稳定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成为设备工作的主要目标。
转炉的密封门结构是转炉质量好坏的标准,高质量的密封门有效地提高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炉的前水套密封活动门,通过采用多层底板作为门体,并且设置多组隔板进行分隔,进行空间散热的结构,设置水套冷却系统的固定结构、进出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转炉的前水套密封活动门,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一端固定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固定有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一表面并排固定有若干锯齿筋板;相邻两锯齿筋板之间并排固定有若干支撑筋板;所述第一底板一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底板另一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围板;其中,所述第一围板上固定一对进出水管;所述第一底板一表面一侧还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有钢丝绳连接座;所述第一底板一表面另一侧固定有安全座;所述第一底板另一表面并排固定有若干隔板;其中,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并排长抓筋,所述隔板一端固定有第三围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二围板之间固定有角形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底板表面均布开有贯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底板为横截面“J”型的条形板,所述第三底板一表面与第二围板之间均布固定有片形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底板两侧分别固定有第四围板。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筋板上配合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层底板作为门体,并且设置多组隔板进行分隔,进行空间散热的结构,设置水套冷却系统的固定结构、进出水结构,设置的第一钢丝绳连接座和钢丝绳连接座的安全座,提高该门体的使用安全程度,并且设置的反射板进行炉体内热量的反射,降低门体的吸热程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转炉的前水套密封活动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处的截面图;
图3为第一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锯齿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长抓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安全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转炉的前水套密封活动门,包括第一底板2,第一底板2一端固定有第二底板1,所述第一底板2另一端固定有第三底板3;第一底板2一表面并排固定有若干锯齿筋板6;相邻两锯齿筋板6之间并排固定有若干支撑筋板15;所述锯齿筋板6一侧设置有凸块6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求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求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