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二氧化碳及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565.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青;杨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青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B01D53/6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455133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除二氧化碳及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和工业对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导致现在雾霾肆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气温的升高,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天气反常形成局部强对流天气,由于局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很难,往往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大自然正在以这种方式报复人类,因此对废气排放的治理刻不容缓。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与之伴生的二氧化硫(SO2)和酸雨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 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氯、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它除了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形成 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国内外对于脱硫脱硝除尘装置有一定研究,但由于现有设备存 在造价高,加工复杂,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效能不佳等情况,导致脱硫脱硝除尘问题至今尚未 彻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拆解、采用流速湿法脱硫的方法,并增加废气的流动速度的除二氧化碳及脱硫脱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二氧化碳及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罐体和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喷淋头和水泵,喷淋头呈多层设置在具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所述罐体内上部,所述水泵通过穿过所述罐体的管道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液体连接,所述罐体底部的液体通过喷淋装置在罐体内形成水帘,从进气口进入的废气穿过所述水帘并从出气口排出,液体与废气接触后形成的废液从出液口排出。
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对液体起到加热和搅拌作用的电加热器和搅拌装置,所述液体为石灰配碳酸二胺溶液,所述出液口设置有阀门并与废液池连接。
所述出气口通过排烟管道与烟囱连接,且所述出气口设置有至少两层过滤网。所述排烟管道上设置有电解加热器、积水罐、过滤器和引风机,所述积水罐上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进液口通过设置有阀门的进液管道与溶液池连接,所述溶液池与溶液罐连接,所述溶液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
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送风机、过滤网和除尘器,所述送风机与过滤网之间的进气管上设置有与空气连接的岔管,所述岔管上设置有阀门和风机。所述罐体的底部为矩形或漏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流速湿法脱硫的方法,并增加气流的流速,实现废气与液体的充分融合反应,有效的降低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减少污染。
2、本实用新型高速气流的设计增强了物质的传递能力,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使烟气的流速湿法脱硫的效果更加明显,罐体中的液体有效的分解,有效的避免延期的污染,从而提高烟气的排放。
3、本实用新型罐体中的液体从溶液池中吸入,由水泵泵入罐体上部的喷淋头和上升的烟气溶解,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溶入水中,并被液体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使烟气中的硫硝二氧化硫中和分解掉,不断地反复循环,加大了碳酸钙与二氧化硫的接触反应机会,提高了脱除的效应,氧化反应和除雾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采用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制作,防止对罐体和管道产生复制作用,增加使用维修成本。
5、本实用新型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物沉淀在液体底部,并通过出液口排出。
6、本实用新型喷淋头设置有多层,实现液体在罐体中水帘的形成,便于废气与液体的接触,通过喷淋装置形成循环,实现液体与废气侧充分反应。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搅拌器,实现对液体的搅拌和加热,便于反应的快速进行,同时进气口处设置有除尘器、过滤网和送风机,实现对粉尘的过滤,对废气急性增加,增加废气的流动速度。
8、本实用新型出气口设置有过滤网,有利于罐体内废气中残存固体颗粒的过滤,同时排烟管道上设置有电解加热器、积水罐、过滤器和引风机,对排烟管道中废气中残存污染物的电解和过滤,并增加废气的流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喷淋头,2-水泵,3-进液口,4-出液口,5-进气口,6-出气口,7-罐体,8-电加热器,9-搅拌装置,10-废液池,11-排烟管道,12-烟囱,13-过滤网,14-电解加热器,15-积水罐,16-过滤器,17-引风机,18-进液管道,19-溶液池,20-溶液罐,21-搅拌器,22-进气管,23-送风机,24-除尘器,25-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青,未经张树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