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物实验用撑口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554.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方红波;陈亚斌;李冉冉;张水军;郭文治;潘洁;温培豪;史晓奕;王智慧;张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实验 用撑口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实验用撑口钳,包括由左、右钳体铰接而成的撑口钳本体,左钳体由第一钳头、第一钳臂和第一指圈构成,右钳体由第二钳头、第二钳臂和第二指圈构成;在第一钳臂内侧设置有向第二钳臂延伸的带有锁止齿的锁止条,在第二钳臂内侧设置有与锁止条相适配的锁止扣;在第一、第二钳头前端分别固设有水平向前的体壁夹,体壁夹由相互铰接的左、右夹片以及安装于左、右夹片之间的铰轴上的扭簧构成,体壁夹的前端向下弯曲形成弯曲部,弯曲部的下端水平向前延伸构成片状夹持部;片状夹持部的夹持面为粗糙面。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切口撑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实验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动物实验用撑口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动物实验操作时没有专门的体壁撑开器,均是先将动物体壁(如小鼠体壁)剪切开,切口呈纵向或横向切口,然后用弯钳分别夹持体壁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向外牵拉并分别固定;或是采用金属丝弯成钩状,在其后方固定橡皮条,将动物体壁剪切开后,用钩状金属丝分别勾住体壁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并向外牵拉,然后固定金属丝后方的橡皮条。两种方式操作均非常麻烦,弯钳牵拉需要使用多个弯钳,而金属丝牵拉则需要在实验前自行弯折金属丝并固定橡皮条;同时在实验结束后对弯钳和金属丝的清洗也比较麻烦。另外,动物体壁在剪切开后,切口两侧是呈两长条形边沿,而弯钳和金属丝只能夹持或勾住一个点向外牵拉,无法将动物体壁完全撑开,达不到理想的撑开效果;并且易对动物体壁造成损伤,实验结束后动物恢复时间较长,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动物实验用撑口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实验用撑口钳,包括由左、右钳体铰接而成的撑口钳本体,所述左钳体由第一钳头、第一钳臂和第一指圈构成,所述右钳体由第二钳头、第二钳臂和第二指圈构成;在所述第一钳臂内侧设置有向所述第二钳臂延伸的带有锁止齿的锁止条,在所述第二钳臂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条相适配的锁止扣;在所述第一、第二钳头前端分别固设有水平向前的体壁夹,所述体壁夹由相互铰接的左、右夹片以及安装于所述左、右夹片之间的铰轴上的扭簧构成,所述体壁夹的前端向下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下端水平向前延伸构成片状夹持部;所述片状夹持部的夹持面为粗糙面。
所述第一钳头通过第一钳体弯曲部与所述第一钳臂连为一体;所述第二钳头通过第二钳体弯曲部与所述第二钳臂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切口撑开效果好。通过第一、第二钳头前端的体壁夹分别夹住动物体壁切口的两侧,手握第一、第二指圈打开撑口钳本体,使动物体壁向两侧张开;当满足后续的手术实验要求时,锁止条与锁止扣相扣合,对张开大小进行固定。体壁夹前端的片状夹持部能够夹住切口的整侧体壁,避免点接触夹持;体壁夹前端向下弯曲使片状夹持部向切口下方夹持,避免夹持切口,利于术后切口的愈合,同时有效防止体壁夹后部及撑口钳本体与动物体接触,不妨碍后续的实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