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封移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355.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国浪;万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封 移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电表安装铅封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铅封移位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识别电表是否被开启,电表上会安装一个铅封进行封口,如果铅封被取下则表示该电表被开启。最初的铅封为通过人工进行安装的,为了解决人工安装铅封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出了安装铅封的机器(以下称为铅封机),铅封机进行安装铅封时,先通过振动盘将对堆积在一起的铅封进行排队,然后需要一种铅封移位机构才能够将铅封逐一输送到下一个机构上。在中国专利号为2016109235798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振动盘,制动盘包括设内螺旋输料板的顶盘和振动形成机构,所述顶盘设有出料槽。现有的设备中没有能够完成铅封三维转移的机构,从而制约了铅封机的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铅封进行吸附固定的能够实现铅封三维移动的铅封移位机构,解决了缺少铅封三维移动机构而制约实现铅封自动化安装实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铅封移位机构,包括一对横向滑轨、两端滑动连接在横向滑轨上的纵向滑轨、滑动连接在纵向滑轨上的悬挂座、朝下伸缩的升降缸、吸盘、驱动纵向滑轨在横向滑轨上滑动的横向驱动机构和驱动悬挂座在纵向滑动上滑动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升降缸的缸体同悬挂座连接在一起,升降缸的活塞杆同吸盘连接在一起。使用时,使悬挂座移动到吸盘位于铅封的上方,然后升降缸驱动吸盘下降而吸附在铅封上,然后升降缸上升实现铅封的上下方向转移、纵向驱动机构驱动悬挂座纵向移动实现铅封的纵向转移、横向驱动机构驱动纵向滑轨滑动从而实现铅封的横向转移,铅封转移到目的地后将铅封从吸盘上取下即可。实现了铅封的三维空间转移,通过吸附的方式对铅封进行固定,夹子现有的机械手通过夹子进行夹持的方式固定而言、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螺纹套、同螺纹套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丝杆和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螺纹套同所述悬挂座连接在一起,所述丝杆沿纵向滑轨的延伸方向延伸。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驱动活动座在滑轨上平移,从而实现悬挂座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给所述丝杆添加润滑油的加油嘴,所述加油嘴包括柱形结构的加油嘴本体,所述加油嘴本体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过滤板朝向流道的进口端的一侧设有锥形凹坑、另一侧设有清污电机,所述过孔设置在所述锥形凹坑内,所述清污电机的转轴伸入到所述锥形凹坑内且连接有若干毛刷固定杆,所述毛刷固定杆设有若干可伸入到所述过孔内的弹性刷毛。使用时使加油嘴的流道进口端同输油装置连接在一起,来实现对丝杆的润滑。本加油嘴设置过滤板,能够防止润滑油中的固体杂物输送到丝杆上而影响丝杆转动。设置凹坑,能够对拦截的载物进行收集。设置电机驱动毛刷等机构,能够起到疏通过孔而防止堵塞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过孔沿毛刷固定杆转动方向的前方设有泄污杆,所述泄污杆同所述锥形凹坑的壁之间形成拉环,所述弹性刷毛的末端设有钩头,所述弹性刷毛经过所述泄污杆时所述钩头可以钩到所述拉环。钩头的设置,使得过孔内的污物能够更好地被钩出。设置拉环,起到将钩头勾出的污水在刷毛进入下一个过孔前清理下的作用。清理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实现铅封的三维位置转移,转移过程中对铅封的固定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中的加油嘴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过滤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机架1、横向滑轨11、横向驱动机构12、纵向滑轨2、悬挂座21、纵向驱动机构3、丝杆32、从动斜齿轮322、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331、升降缸4、升降缸的缸体41、升降缸的活塞杆42、加油嘴9、加油嘴本体91、流道911、流道的进口端912、流道的出口端913、过滤板92、锥形凹坑921、过孔922、泄污杆924、拉环925、清污电机94、毛刷固定杆944、弹性刷毛945、清污电机的动力输出轴946、钩头9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3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后桥桥壳内腔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模具生产用雕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