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可循环自动制冷过滤的油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332.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伟;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顺泰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0 | 分类号: | B41F31/00;B41F31/02;B41F31/03;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循环 自动 制冷 过滤 油墨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可循环自动制冷过滤的油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包装印刷行业中,油墨是企业日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其作为支撑印刷生产的核心材料,它的温度变化极大的影响着产品质量的方方面面。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印刷纸张经过多道烘箱高温加热,使得印刷纸张表面温度较高,而印刷纸张表面又通过与印版表面直接接触将温度传给印刷版辊,由于印刷版辊需与油墨接触,从而使得油墨温度上升。较高温度的油墨在印刷生产时存在诸多问题,缺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油墨温度较高,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油墨黏度变化大,容易造成干版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此外,溶剂挥发速度较快,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生产时溶剂的使用量,更加大企业VOCs的排放量,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不为环保;
(2)油墨温度较高时,为了保证油墨黏度适宜生产,需频繁加入溶剂稀释,过于稀释后的油墨黏度低,流散性大,易发生拖影、流平差、色差不稳定等问题;
(3)较高温度的个别特殊油墨,比如金、银墨,受温易氧化,从而使得印刷效果缺失金属感;
(4)较高温度的油墨在生产时,加大了与印版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快了印版的损耗速度,降低了印版的使用寿命,不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除此之外,油墨中还存在许多杂质,一定程度上也对产品质量造成了影响,市场上存在多种油墨过滤装置,但其过滤效果还是达不到产品要求,过细的杂质难以过滤掉以及油墨难以流动等问题成为这方面的难点所在。截止至今,行业里并没有实质上将两者统一解决的装置设备,使得此问题成为众多印刷包装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油墨温度、过滤效果好、节约能源、操作灵活方便、更为环保的封闭可循环自动制冷过滤的油墨冷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闭可循环自动制冷过滤的油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搅拌泵、第二搅拌泵、抽墨泵、油墨槽、双层过滤网、过滤桶、振动器、导管、热感应探头、多向导流管、排墨泵、Y型过滤器、冷却缸、螺旋型冷凝管、冷凝出水管、冷凝进水管、电磁阀、浮球阀和温控器,所述过滤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泵;所述冷却缸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泵;所述油墨槽通过管路经过抽墨泵连接到所述过滤桶的上部;所述过滤桶的内部安装有双层过滤网;所述过滤桶的下部还安装有振动器;所述过滤桶的下部采用导管与所述冷却缸相连通;所述导管的末端还设置有浮球阀;所述冷却缸的内部设置有热感应探头;所述冷却缸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经过Y型过滤器和排墨泵后连接到多向导流管上;所述螺旋型冷凝管安装在所述冷却缸的内部;所述螺旋型冷凝管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有冷凝进水管和冷凝出水管;所述冷凝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热感应探头均通过线路连接在温控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搅拌泵、第二搅拌泵、抽墨泵和振动器均采用气压驱动方式且均通过管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感应探头为耐腐蚀且高强度的材质制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技术方案是在利用现凹印机印刷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油墨冷却问题对传统印刷技术进行升级,整体冷却系统为封闭式,不排放有害气体到空气中,运转过程中更为环保,对环境没有污染;并且动力及能源方面是采用凹印机自带的气与冷凝水,节省了能源消耗,保证了能源的充分利用,符合企业降本增效的经营理念;再者,通过本冷却系统后,可以解决现油墨温度高的问题,不仅可以降低溶剂的挥发速度,减少溶剂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因油墨温度高发生干版、拖影等产品质量问题,达到了绿色印刷;
(2)本技术方案动力方面采用气动推动,动力来自凹印机自带的气动能源,这不仅可以满足动力方面的需求,其安全性能也高于其它动力能源,同时还合理利用了闲置能源,做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大大节约了企业能源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3)本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气动油墨搅拌泵可有效防止油墨中的杂质沉淀,充分保证油墨的良好流动性;
(4)本技术方案内置冷凝水导管为螺旋型结构,此结构设计较平常导管结构相比,可大大增加冷凝水导管表面与油墨的接触面,延长冷凝水在缸中冷却停留的时间,从而将油墨得以充分的时间进行热交换,冷却效果更显著,同时配合气动搅拌泵,使得油墨更快更好地散发热量,冷却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顺泰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顺泰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溶剂覆膜机防尘除味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动补墨功能的喷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