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除声桥的隔声保温楼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067.2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15/00 | 分类号: | E04F15/00;E04F15/18;E04F15/20;E04B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保温 楼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户楼板隔声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声桥的隔声保温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人们对于住宅,由过去的居者有其屋,有居住空间的需求,向绿色、舒适、宜居、健康和私密发展,如对住宅中的楼板结构,不仅要满足保温节能的需要,而且对楼板隔音减振等方面也提出了声学环境指标和性能的更高要求。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住宅综合性能达到3A级,楼板和墙体的隔声性能必须达到要求,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65dB、空气声计权隔声量≥50dB,分户墙体空气声计权隔声量≥50dB。《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5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推荐值为≤65dB(A)。
分户楼板保温隔声的现状,由于受到建筑层高、结构承重、装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居住楼板层进行隔声处理,实际受益者是楼下用户,楼板隔声设计时应予以考虑并在施工中实施。如果等房屋交付使用,再进行楼板保温隔声处理,就存在楼上处理楼下受益,而出力者却无法受益的局面。
当下开发商提供给用户的房屋,大多数都是未装修的毛坯房,楼板撞击声压非常差,基本都不能满足规范的阈值要求。分户楼板在竖向分隔楼上与楼下用户的单元构件,楼上的活动、噪声与振动,会以空气传声与结构传声的渠道影响楼下与邻里,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噪声与振动影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合理使用。分户用能模式,也对楼板的保温与节能指标提出更高的诉求。如何开发出符合保温节能、隔声减振的楼板,更有效的减小附加荷重、降低构造厚度、提升净空、优化楼板的功能指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声桥的隔声保温楼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消除声桥的隔声保温楼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所述的混凝土楼板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板、保温隔声砂浆层、细石混凝土层、找平砂浆层、建筑地砖,所述的保温板的上表面与建筑墙体相交处设有“L”型隔声垫板,靠近建筑墙体侧的隔声垫板顶部与建筑地砖相平齐,建筑墙体在墙角处设有踢脚。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楼板的楼板面密度不低于250kg/m2,厚度不低于100mm,混凝土楼板上表面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板为挤塑聚苯板,厚度不小于20mm。
进一步地,所述细石混凝土层铺设的混凝土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铺设厚度为40~50mm,细石混凝土层嵌有防裂钢筋网。
进一步地,所述隔声垫板为复合铝膜的交联发泡聚乙烯板,厚度为5~8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踢脚与建筑地砖之间进行柔性接触密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接触密封采用的是交圈密封,交圈的密封口为倒置U型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消除声桥融合保温节能和隔声减振的综合功能,提升系统的耦合叠加效应,实现分户楼板保温节能、隔声减振的综合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楼板,2、保温板,3、保温隔声砂浆层,4、细石混凝土层,5、防裂钢筋网,6、找平砂浆层,7、建筑地砖,8、隔声垫板,9、交圈,10、建筑墙体,11、踢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消除声桥的隔声保温楼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楼板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1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板2、保温隔声砂浆层3、细石混凝土层4、找平砂浆层6、建筑地砖7,所述的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建筑墙体10相交处设有“L”型隔声垫板8,靠近建筑墙体10侧的隔声垫板8顶部与建筑地砖7相平齐,使整个建筑地面保持平整,避免了建筑墙角的凹凸不平而容易积攒灰尘,建筑墙体10在墙角处设有踢脚11。
为了达到隔声保温且满足整个结构的强度,所述的混凝土楼板1的楼板面密度不低于250kg/m2,厚度不低于100mm,混凝土楼板1上表面平整,便于布置保温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