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017.4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贤功;高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4 | 分类号: | B65G47/3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王中云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轮胎从设备上卸下的卸胎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并且由于其属于损耗品,使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轮胎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在流水线上通过硫化机进行硫化、通过试验设备进行动平衡等测试、甚至通过内胎垫带安装机进行内胎和垫带的安装,最后从流水线上卸下,送到包装机进行包装。
由于轮胎需要以站立状态送入到包装机中,而轮胎在流水线上时,始终为平躺状态,目前的卸胎装置一般通过形成倾斜的斜坡,将轮胎从流水线上卸下后,轮胎依然为平躺状态,需要人工搬动轮胎,将轮胎站立,才能送入包装机中。由于轮胎较重,搬动轮胎的劳动强度较大,增加了轮胎包装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卸胎装置无法使轮胎站立,轮胎包装操作难度大、强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使轮胎站立卸出,便于进行轮胎包装的卸胎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卸胎装置,用于将输送台上的轮胎卸下,包括与输送台端部铰接的下胎台以及驱动下胎台摆动的驱动元件。
所述输送台安装有用于输送轮胎的第一辊道,所述下胎台上安装有能够与第一辊道平齐的第二辊道。
所述下胎台上安装有能够阻挡轮胎行进的挡胎板。
作为优选,所述挡胎板与第二辊道垂直,所述挡胎板内侧设置有纵向倾斜的坡面。
作为优选,所述下胎台一端与输送台铰接,挡胎板位于下胎台另一端,第二辊道位于挡胎板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台的高度大于所述下胎台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卸胎装置能够使轮胎直立卸下,使工人便于送到包装机进行包装,减少了工作步骤,减轻了劳动强度。
2、轮胎能够通过坡面自行滚下,使轮胎离开卸胎装置更加容易,增强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卸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卸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下胎台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输送台;11、第一辊道;2、下胎台;21、第二辊道;3、驱动元件;4、挡胎板;41、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3所示,卸胎装置,用于将输送台上的轮胎卸下,包括与输送台1端部铰接的下胎台2以及驱动下胎台2摆动的驱动元件3。
输送台1安装有用于输送轮胎的第一辊道11,下胎台2上安装有能够与第一辊道11平齐的第二辊道21。
下胎台2上安装有能够阻挡轮胎行进的挡胎板4。
驱动元件3采用气缸时,分别与输送台1和下胎台2铰接,气缸直接推拉下胎台2摆动。驱动元件3采用电机时,驱动与下胎台2固接的铰接轴旋转,使下胎台2摆动。
卸胎装置位于如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时,第一辊道11与第二辊道21平齐。加工完成的轮胎离开相应的加工设备,以平躺状态横向移动到第一辊道11上,并再由第一辊道11横向移动到第二辊道12上。当轮胎接触到挡胎板4时停止移动,此时轮胎至少一半以上的部分位于下胎台2上。接着驱动元件3驱动下胎台2向下摆动,使轮胎随着下胎台2由平躺状态变为直立状态,站在挡胎板4上,卸胎装置由初始状态变为如图2所示的下胎状态。最后在由人工将轮胎从挡胎板4上以滚动的方式推下,完成卸胎。
由于轮胎加工为流水作业,轮胎连续输送到卸胎装置上。为了避免没有运行到下胎台2上的轮胎沿第一辊道11滑落,第一辊道11水平设置在输送台1上,使轮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平躺在第一辊道11上,不会因为自行滑动而脱落,避免轮胎掉落造成人员砸伤。
下胎台2一端与输送台1铰接,挡胎板4位于下胎台2另一端,第二辊道21位于挡胎板4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坯转运设备的接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陶瓷毛坯盆转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