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港用无损伤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972.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玲;高丽;秦英;江群;廖丽;余启艳;何骄;冯晶晶;邓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港用无 损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物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港用无损伤针。
背景技术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是专门针对输液港而设计的一类输液针,其通常由蝶翼部和相对于蝶翼部所在平面垂直的针体部组成。在使用时通常将针体部垂直的穿入输液港内,然后将蝶翼部与病人皮肤向贴,以固定无损伤针。但是,由于输液港植入病人皮肤内的深度可能不同,对于针体部穿刺入的深度也相应的有不同要求,而现有的输液港用无损伤针,其针体部的可穿刺长度往往在出厂时就被固定,因此不能根据不同病人植入的输液港的深度而进行调节,容易出现针体部过长或过短等情况,进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输液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导致医疗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病人植入的输液港的深度的不同而进行调节针体部长度的输液港用无损伤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液港用无损伤针,包括针体部和蝶翼部,在蝶翼部内设置有输液通道,并且所述输液通道的一端与输液管连通,输液通道的另一端折弯后与针体部的一端连通,在输液通道上与针体部相连的一端折弯后形成连接部,所述针体部的一端可伸缩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连接部内。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针体部上与连接部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针体部与所述连接部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内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卡槽,在所述针体部上与连接部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圈,所述外凸圈与所述卡槽可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针体部上与连接部对应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外凸圈,并且两个外凸圈之间的间距与相邻卡槽之间的间距一致。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凸圈和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状。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凸圈和所述卡槽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部由医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针体部由医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液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部,同时将针体部与连接部设置为可伸缩调节的连接结构,这样可允许针体部插入到连接部内的深度可调,进而可调节针体部上可穿刺的长度;可实现根据不同病人植入的输液港深度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针体部的穿刺长度恰当,保证采用输液港输液的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局部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针体部1、蝶翼部2、输液通道3、输液管4、连接部5、卡槽6、外凸圈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港用无损伤针,包括针体部1和蝶翼部2,在蝶翼部2内设置有输液通道3,并且所述输液通道3的一端与输液管4连通,输液通道3的另一端折弯后与针体部1的一端连通,在输液通道3上与针体部1相连的一端折弯后形成连接部5,所述针体部1的一端可伸缩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连接部5内。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无损伤针针对用于输液港输液,因此通常情况下其内部的输液通道3在穿过蝶翼部2后需要成直角弯折,以使蝶翼部2所在平面与针体部1轴线垂直;如附图1和附图3中所示。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连接部5为输液通道3在穿过蝶翼部2后弯折并延长一定长度后形成;同时针体部1的一端可伸缩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连接部5内,其目的是使针体部1的一端插入到连接部5内的深度可调,以此实现可调节针体部1安装到连接部5内后的整个针体部1的可穿刺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入式化疗泵
- 下一篇:可自动封管的一次性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