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瓣合式独立熔体进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713.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爱云;张保丰;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B15/12 | 分类号: | B29B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李保平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独立 进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机械,特别是一种瓣合式独立熔体进料管。
背景技术
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带的熔融浸渍中,热塑性塑料通过挤出设备加热熔融共混后进入浸渍模具中。传统模具的进熔体口多采用在模具上直接钻孔,并且下料口也为小孔,料流在展开的限位带上具有一定的间隔,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预浸带中树脂分布不均匀。要使料流均匀连续下落可采用狭缝式下料口,但是在模板上直接加工1-2mm的狭缝加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瓣合式独立熔体进料管,保证熔体的连续均匀进料,并简化了模具的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弧形的左瓣管和右瓣管,所述左瓣管和右瓣管相互对接经管箍和螺钉紧固构成进料管,所述左瓣管的其中一个对接面和与之相对接的右瓣管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缺口,所述缺口沿着进料管径向两端开放且轴向两端封闭,所述管箍置于缺口的两端的进料管上,所述进料管的其中一端经堵头封端,两个缺口对接构成出料缝,与出料缝径向相对的左瓣管和右瓣管上分别沿着轴向布置有多个向上伸出的凸台,所述左瓣管和右瓣管上的凸台一一对应且左瓣管和右瓣管上相对应的凸台之间经螺栓紧固。
本实用新型拆卸简便,下料均匀,使用独立的进料管,减少模具厚度,减轻模具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在模具中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迷宫密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呈弧形的左瓣管2和右瓣管4,所述左瓣管2和右瓣管4相互对接经管箍3和螺钉1紧固构成进料管7,所述左瓣管2的其中一个对接面和与之相对接的右瓣管4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缺口8,所述缺口8沿着进料管7径向两端开放且轴向两端封闭,所述管箍3置于缺口8的两端的进料管7上,所述进料管7的其中一端经堵头6封端,两个缺口对接构成出料缝9,与出料缝9径向相对的左瓣管2和右瓣管4上分别沿着轴向布置有多个向上伸出的凸台10,所述左瓣管2和右瓣管4上的凸台10一一对应且左瓣管2和右瓣管4上相对应的凸台10之间经螺栓11紧固。可以在凸台上设置螺栓穿过孔,螺栓穿过之后,在螺栓的相对于头部的另一端旋拧一个压在凸台上的螺母16,螺栓头部压在相对的另一个凸台上即可。
由图3给出,所述左瓣管2和右瓣管4之间经迷宫密封对接。所述的迷宫密封的结构为:在左瓣管2和右瓣管4的除缺口部分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上啮合部12和下啮合部13,在左右瓣管对接时上啮合部12和下啮合部13交错啮合,在上啮合部12和下啮合部13上可以间隔设有多个轴向的半圆槽14(在图1中呈横向间隔布置),半圆槽14轴向贯通瓣管,上下啮合部的半圆槽14相对接构成圆形密封孔,所述圆形密封孔内压合有耐高温密封条15。因为密封条是耐高温密封条,因此可以承受熔体的温度。
所述缺口8的深度为0.5mm-1mm,两个缺口8对接后构成一个1-2mm的出料缝9(即狭缝)。出料缝9的轴向两端封闭,径向连通进料管7内部和外部,宽度为1-2mm。
所述进料管7径向截面的外边呈圆形,所述进料管7远离堵头6的一端的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使用外螺纹将进料管7固定在模具的上模侧板5上,使得固定方便快捷,拆装方便,使用外螺纹只是一种优选的固定方式,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的公知方式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管箍3可以有多个,间隔套在进料管7上,但是有缺口8的位置处不设置管箍3,管箍3套在进料管上之后经螺钉1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整个熔体进料管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模具的上模侧板5上,没有堵头6的一端为进料口,左瓣管2和右瓣管4的一侧都有一个0.5-1mm的缺口8,在两瓣管对扣后形成一个1-2mm的出料缝9,将出料缝9朝向下放置,此时出料缝9的上下通透,纵向宽度为1-2mm,轴向两端封闭,熔体经进料口进入到进料管7内,然后经出料缝9均匀的落在纤维单向带上或者熔池里。本实用新型使用出料缝式下料口,使得下料均匀、连续;使用瓣式进料管,简化了模具的加工难度,安装拆卸方便;使用独立的进料管,减少模具厚度,减轻模具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易维修喷水减温阀
- 下一篇:一种废旧塑料瓶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