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平转换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611.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马杰;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平 转换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平转换的电平转换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发展的多样化,形成了在各种电压域下工作的集成电路。正确的信号电平可以保证系统可靠的工作,防止电路由于过高或过低的电压而受损。为了高效地传输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成为了低压转换到高压的桥梁。低转高电平转换电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多电源域集成电路中,将低电源域逻辑转换到高电源域逻辑。
图3为传统的低转高电平转换电路,由依次串接于电源与参考地之间的典型交叉耦合PMOS晶体管对与典型差分输入NMOS晶体管对构成。然而,在CMOS工艺中,图3所示传统的电平转换电路有以下缺点:1、拉升输出高电平的PMOS管需要使用高压器件,而采用高压器件将增加电路设计难度和工艺实现难度,增大版图面积,也将产生更高的功耗;2、高压器件的阈值电压高于普通器件,如果传输较低电平,器件就可能截止,无法正常输出。而且,该电路无法依照后级电路实现输出电平的灵活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以上缺陷,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平转换的电平转换驱动电路。该电平转换驱动电路能够实现电平提升功能,输出高电平最大可转换到MOS管的2倍耐压值,并且该电路还能实现负电平转换功能,输出正负电平的最大值均可达到MOS管耐压值。与其他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平转换驱动电路特点是:无需额外的高压器件;可实现一定范围的高电平输出;可实现正负电平输出;高速驱动负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级反相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平转换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平锁存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级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级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中间缓冲电路,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平锁存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中间缓冲电路,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平锁存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平转换锁存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缓冲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三控制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四控制端连接,第三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平转换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缓冲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三控制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非交叠电平产生电路的第四控制端连接,第三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平转换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电平转换驱动电路,所述输入级反相器包括NMOS管和PMOS管,所述N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PMOS管的漏极连接,栅极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连接并作为所述输入级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PMOS管的源极接入电平电压VDDLOW,所述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输入级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平锁存器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栅极与第三PMOS管的栅极连接并作为所述电平锁存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栅极与第四PMOS管的栅极连接并作为所述电平锁存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第三PMOS管的源极连接,栅极与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源极接入电平电压VDDLOW,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的源极连接,栅极与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源极接入电平电压VDDLOW,第三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电平锁存器的第一输出端,第四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电平锁存器的第二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