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吸手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533.5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高付林;罗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宏伟;高付林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内筒 外筒 手柄针 针头 抽吸通道 灌注通道 两侧设置 腔体形成 手术效果 筒状结构 一端设置 抽吸口 灌注口 控制囊 抽吸 袋中 囊袋 灌注 | ||
公开了一种注吸手柄针,包括手柄和同轴地设置在手柄一端的针头,所述手柄为筒状结构,所述针头包括外筒和同轴地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腔体形成灌注通道,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抽吸通道,在所述外筒远离手柄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灌注口,在所述内筒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抽吸口。该注吸手柄针能够同时实现对囊袋的灌注和抽吸,能够更加方便控制囊袋中的压力,以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白内障的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吸手柄针。
背景技术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过程中有一步骤:晶体水分离、水分层。针对上述步骤的常规做法为:用装上水的注射器连接一个斜弯针头,经手术切口直接插入晶体前囊下注射,使晶体与囊袋分离,然后插入晶体皮质下注射,使晶体皮质与核分离,即实现晶体水分离,水分层。该步骤的目的是使晶体皮质及核游离,与囊袋分离。该步骤成功与否对后续晶体超声乳化步骤有重要辅助作用。
上述做法的局限性在于:医生需要根据经验判断注射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大,容易引起晶体囊袋破裂,手术方式即可能因此改变,影响术后效果;而力度过小不能很好的水分离,水分层,手术后续步骤在晶体超生乳化时难度和风险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吸手柄针,该注吸手柄针能够同时灌注和抽吸,进而能够很好地控制力度,达到更好地手术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吸手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同轴地设置在手柄一端的针头,所述手柄为筒状结构,所述针头包括外筒和同轴地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腔体形成灌注通道,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抽吸通道,在所述外筒远离手柄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灌注口,在所述内筒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抽吸口。
优选地,在手柄中分别设置有与外筒连接的灌注管和与内筒连接的抽吸管,所述灌注管与超声乳化机的灌注软管连通,所述抽吸管与超声乳化机的抽吸软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针头具有一定的折弯角度。
优选地,所述折弯角度为135°。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注吸手柄针能够同时实现灌注和抽吸,进而能够更加容易控制囊袋中的压力,避免力度过大或者过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超声乳化机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2所示,该注吸手柄针包括手柄2和同轴地设置在手柄2一端的针头1,所述手柄2为筒状结构,所述针头1包括外筒11和同轴地设置在外筒 11内的内筒12,所述外筒11和内筒12之间形成灌注通道,所述内筒12内部形成抽吸通道,在所述外筒11远离手柄2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灌注口13,在所述内筒12远离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抽吸口14,所述灌注口13用以向囊袋注水,所述抽吸口14用以将囊袋中的水和破碎的晶状体核吸出。
在手柄2中分别设置有与外筒11连接的灌注管21和与内筒12连接的抽吸管22,所述灌注管21与超声乳化机的灌注软管3连通,所述抽吸管22与超声乳化机的抽吸软管4连通,进而通过超声乳化机能够控制注吸手柄针的灌注和抽吸。其中,超声乳化机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同时为了方便针头插入到囊袋中,针头1可以折弯一定的角度,优选为 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宏伟;高付林,未经赵宏伟;高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泪道探冲引导针
- 下一篇:眼球切面注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