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小批量周转用组装存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530.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8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平;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6 | 分类号: | B25H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批量 周转 组装 存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小批量周转用组装存放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走近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国内总装厂以及试装车间,部分零件缺少专用的存放料架,零件摆放时占地面积大,容易造成损伤等问题,使得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如汽车内饰件,汽车内饰件是汽车的一大重要部件,内饰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内饰的美观性。汽车内饰件采用塑料一次加工成型,内饰件在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经常需要存放和周转,此时要求内饰件的存放和周转需要易放、易取、不易划伤,且运转更方便、快捷。
现在汽车内饰件的生产和装配过程均采用纸箱进行存放、周转,由于内饰件重量较沉,搬运过程中纸箱容易损坏,因此造成纸箱消耗量比较大,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并且,采用纸箱存放内饰件在搬运过程中,会出现内饰件相互碰撞,内饰件之间没有防护措施,导致内饰件刮花、磕碰、掉漆等,这对内饰件的外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小批量周转用组装存放机构,一方面方便内饰件存放,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叠放固定进行周转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小批量周转用组装存放机构,包括存放机构和设置在存放机构内的组装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呈碗状结构包括存放底盘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表面周围的存放侧壁,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连接固定端和位于所述连接固定端底部的螺钉,该固定端上端设有柱形空腔,该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存放底盘中心处设有与所述螺钉匹配的圆孔供组装机构的螺钉贯穿固定,该圆孔内壁上固定有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存放底盘粘贴有毛料防滑层,该毛料防滑层上设有与所述圆孔相对应的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胶条纵向长度大于所述圆孔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胶条纵向长度小于螺钉与柱形空腔高度之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存放侧壁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存放底盘下表面粘贴有毛料防滑层,该毛料防滑层上设有与所述圆孔相对应的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组装机构的螺钉和柱形空腔,使得存放机构能够上下叠放固定进行小批量周转,该组装机构通过螺钉固定在存放底盘上,另一存放机构通过位于该存放机构内的组装机构的螺钉固定在上一存放机构的柱形空腔内实现叠放固定,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螺钉和圆孔之间设有橡胶条,能够方便螺钉进行固定或取出,同时也不会对存放底盘造成损伤,为确保该组装存放机构对内饰件不会造成损伤,故该存放机构的侧壁采用橡胶材质,并在存放底盘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毛料防滑层,保障内饰件在周转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同步带轮放置架
- 下一篇:发动机外壳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