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522.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白金;陈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消防 分列式 绳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
背景技术
绳缆导轨式电梯高楼消防桥之绳缆原为一组有三个功能:1、挣绳,桥舱吊升过程中保持方位;2、力的平衡,当桥体从桥舱延伸出去的时候,逐步增加后挣绳的拉力,以保持桥体水平向前延伸,直到将桥体架到指定位置;3、升降电梯,并做电梯导轨,以保证电梯上下运行。
但还有两个重要问题未解决:1、稳定性,三叉杆式绳缆导轨高楼消防桥,其稳定性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三叉杆斜度,倾斜角度越大越稳,角度大会降低承重能力,需要加粗支柱。二是吊重,吊重越重,重心越低越稳定,而平车连同运输车连为一体,正好可以增加吊重,但对于原方案,因是一组绳缆只有在电梯锁定在平车上,才起到稳定作用,而当电梯工作过程中,只有电梯舱当吊重很轻,降低了整个消防桥的稳定性。2、为了提高架桥速度,桥舱尽量长一点,以减少桥体节数和重量,而电梯又没有必要做得同桥舱一样大,这一来,电梯短桥舱长,缆绳不能共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将绳缆分成两组:一组保证桥舱稳定、方位和架桥。另一组作为电梯升降的吊缆和导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包括电梯吊缆、桥舱挣绳;所述电梯吊缆依次连接电梯舱、桥舱及平车卷扬;所述桥舱挣绳连接桥舱和平车卷扬。
所述桥舱挣绳至少有4组,至少有两组设置在桥舱前端的两侧,至少有两组设置在桥舱后端的两侧。
所述电梯吊缆一端固定在电梯舱上,另一端绕过桥舱舱上的电梯滑轮,再穿过电梯上的缆绳导位孔连接平车卷扬。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将绳缆分成两组:一组保证桥舱稳定、方位和架桥。另一组作为电梯升降的吊缆和导轨。该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结构即可以保证电梯顺利的上下运载,又可以保证桥舱伸展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梯绳缆原理示意图(图1的A-A向视图)。
图中:1-平车、2-绳缆导轨、3、电梯舱、4-电梯吊缆、5-后挣绳、6-前挣绳、7-挣绳滑轮、8-电梯滑轮、9-桥舱、10-桥舱吊链、11-顶板吊钩、12-绳缆导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一种高楼消防桥之分列式绳缆,包括电梯吊缆4、桥舱挣绳;所述电梯吊缆4依次连接电梯舱3、桥舱9及平车卷扬;所述桥舱挣绳连接桥舱9和平车卷扬。
所述桥舱挣绳至少有4组,至少有两组作为前挣绳6设置在桥舱9前端的两侧,至少有两组作为后挣绳5设置在桥舱9后端的两侧。
所述电梯吊缆4一端固定在电梯舱3上,另一端绕过桥舱9上的电梯滑轮8,再穿过电梯舱上的缆绳导位孔12连接平车卷扬。电梯吊缆4绕过电梯滑轮8后穿接在缆绳导位孔12中,由于缆绳导位孔12的限位,这一侧的电梯吊缆是作为电梯舱3的绳缆导轨2使用,可以保证电梯舱3的垂直运行轨道。
平车卷扬固定在平车1上,后挣绳5和前挣绳6绕过桥舱9上的挣绳滑轮7连接平车卷扬。
使用时:桥舱9由顶板吊钩11勾住桥舱吊链10吊住,上升时,后挣绳5和前挣绳6随着桥舱9的升高而逐渐放长。这时的后挣绳5和前挣绳6,只起到保持桥舱9方位的作用,挣力不大。当升到指定高度时,后挣绳5和前挣绳6挣紧,将桥舱9定位,当桥舱9内的桥体向外伸延时,后挣绳5逐渐吃力,以保证桥舱9和桥体水平。待桥体到位后,后挣绳5和前挣绳6恢复到半收紧状态,而要增加稳定性时,适当收紧,否则不必收得太紧,以减轻支柱压力。
电梯工作时平车1上的卷扬收紧,拉动绳缆导轨2向下,则绳缆导轨2经电梯滑轮8拉动电梯吊缆4上升,于是吊动电梯舱3随之上升,反之电梯向下。
在电梯舱3的升降过程中,绳缆导轨2始终套在绳缆导位孔12内,则电梯舱的升降就一直沿着绳缆导轨2上下,保证了电梯舱3的平稳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未经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