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240.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董自权;曹宁;周强;余凡;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柯伦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计数 血小板 功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验领域,特别是一种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仪与以往的其它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相比已有较大进步。但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由于仪器检测时需要预先将诱聚剂配制成水溶液,放置在仪器中,而一些常用的诱聚剂如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配制成水溶液后其稳定性较差,保存条件苛刻,每次配制成水溶液后,即便当天使用不完也报废,而这些诱聚剂往往价格较贵,如果不能完全恰好用完往往导致浪费。此外现有的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仪检测时每次检测都需要对血样大比例稀释,才能满足仪器对血小板检测的需要,尤其是一个样品需要多次重复检测方才可以获得检测结果,因此所需稀释液和清洗液消耗较大,产生的废液也较多。同时检测时仪器还需要加入诱聚剂环节,降低了检测速度,仪器检测耗时较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现有的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仪血小板、红细胞检测需要将血样稀释达到约4万倍才能适合仪器对血小板、红细胞进行有效检测,而且现有的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仪采用两次稀释这往往需要更多的稀释液,相应清洗剂需要量也更多,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计数法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包括专用检测卡,所述专用检测卡上设有对照管和检测管,所述各检测管内预先装有不同的诱聚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照管有一个,检测管有一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测仪包括控制单元、样品吸取及转移单元、检测杯、稀释杯、稀释液添加单元、样品混匀单元和清洗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样品吸取及转移单元、样品混匀单元和清洗单元,检测杯、稀释杯和稀释液添加单元等各功能单元间的协调工作和仪器系统全部功能的完成;
样品吸取及转移单元由一个吸样针、一个定量注射器、连接管路、阀门以及吸样针移动装置组成,用于吸取对照管及检测管中的血样,并将血样转移至稀释杯稀释混匀、再将稀释杯中部分稀释混匀的血样转移至检测杯,血样再次在检测杯内稀释混匀后进行检测;稀释液添加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注射器、一个稀释液瓶、连接管路和阀门,稀释瓶中装有稀释液;
清洗单元包括一个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注射器、连接管路、阀门和一个清洗液瓶,清洗液瓶中装有清洗液。
本实用新型中,专用检测卡的对照管内可以预先加入抗凝剂,或不加入抗凝剂。
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检测卡位,检测卡检测时放置于检测卡位内,检测卡放置于检测卡位后各个检测卡的对应对照管始终在检测卡位的同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仪器的检测杯上设有用于检测血样的血小板的体积和数量的检测装置。
专用检测卡为一个用于放置对照管和检测管的装置。
检测卡位可以采用基座的形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检测仪及专用检测卡,可以在需要检测一个样品时就由冰箱里取出一个专用检测卡,而无需人工配制诱聚剂溶液,也无需人工加入诱聚剂,不会浪费试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样品吸取及转移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稀释液添加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卡位立体结构图,图4-2为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检测卡立体结构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检测卡正面图,图5-2为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检测卡侧视图。
图6-1为实施例6的专用检测卡结构图,图6-2为实施例6的专用检测卡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柯伦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柯伦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