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114.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福明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阀 锁紧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涉及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
背景技术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一般由缩紧轮、密封圈以及气管组成。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水压过高的区域、矿井及液化气罐上,而在家庭液化气罐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现有厨房煤气罐减压阀的装卸主要用手拧转锁紧轮,但是由于受厨房内油烟的影响,容易造成手拧锁紧轮时与锁紧轮表面的凸块发生打滑,无法拧紧;并且长期使用后,减压阀的密封圈会硬化,导致手工无法将减压阀拧紧密封。因此容易造成漏气的现象发生,内部有液化气时压力很大,稍有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且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辅助旋动减压阀锁紧轮,且操作方便又省力的紧减压阀锁紧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包括手柄和设置于手柄前端部的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头的前端开设有供减压阀的气管卡入的卡口,所述的扳头由底座和圆环组成,所述的圆环一体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圆环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锁紧轮表面凸块卡入的卡槽,所述的卡槽周向均匀的间隔分布于圆环的内壁上,且所述的卡槽上端与外部相通,下端延伸至底座上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中,所述卡槽的水平投影为圆弧状。
在上述的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中,所述的卡口的前端设置有倒角,卡口的后端为圆弧状。卡口前端的倒角设计可使扳手在使用时快速定位卡住减压阀气管上;后端设计成圆弧形状是为了更好的贴合圆形的减压阀气管。
在上述的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中,所述的底座的下表面与手柄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的圆环的高度高于手柄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中,所述的手柄和扳头的各边棱均设置有圆角,所述的手柄与扳头的交接处通过圆角过渡。圆角的设置可避免扳手掉落时对自身的损伤,也可防止使用者使用时意外划伤。
在上述的一种减压阀锁紧轮扳手中,所述的手柄的尾部开设有挂孔。方便扳手不使用时可以悬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在扳头上开设了可卡入减压阀气管的卡口,以及在扳头的圆环上开设了与减压阀缩紧轮配合的卡槽,使其能辅助旋动减压阀锁紧轮,操作方便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的应用场景图。
图中,1、手柄;2、扳头;3、卡口;4、底座;5、圆环;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包括手柄1和设置于手柄1前端部的扳头2,扳头2的前端开设有供减压阀的气管卡入的卡口3,扳头2由底座4和圆环5组成,圆环5一体设置于底座4的上表面,圆环5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锁紧轮表面凸块卡入的卡槽6,卡槽6周向均匀的间隔分布于圆环5的内壁上,且卡槽6上端与外部相通,下端延伸至底座4上表面,卡槽6的水平投影为圆弧状,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在使用时,将扳头2的卡口3卡入减压阀的气管后,再将圆环5套入减压阀的锁紧轮,即可实现拧转。
进一步细说,为了使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能更快速定位卡住减压阀气管上,气卡口3的前端设置了倒角。
为了使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的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更加灵活,其底座4的下表面设计成与手柄1的下表面平齐,圆环5的高度高于手柄1的上表面,卡口3的后端设计成圆弧状,手柄1的尾部开设有挂孔。
为了防止本减压阀锁紧轮扳手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扳手掉落时对自身的损伤,并防止使用者划伤,因此其手柄1和扳头2的各边棱均设置了圆角,手柄1与扳头2的交接处通过圆角过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手柄1、扳头2、卡口3、底座4、圆环5、卡槽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福明,未经谢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