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905.2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祥;王晓龙;李伟玉;武婧雯;朱元元;王腾飞;孔德凯;冯传明;苗强;侯玉宵;康洪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7/002;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水平 井底 水锥进堵水 可视化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研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平井可以提高对溢油区域的中间层在较低的生产压差下进行油藏开发。这项技术可提高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加快油田生产能力建设的速度。虽然水平井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其本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其最大的缺点是,井筒与油藏平行的水平井,在生产时井内是很容易出水,导致石油产量锐减,产出液的含量急剧增加,甚至“泛滥”整个油层段。与更容易的传统的直井相比,水平井更易产水。因此,如何有效堵水成为水平井生产问题的关键。
冻胶泡沫封堵体系可以对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形成的窜流通道进行封堵,可提高注入水波及范围,提高原油采收率。室内驱替实验是优选调驱体系、优化注入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目前缺乏一种能够直观有效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的模拟装置。传统的地层模拟装置仅能模拟直井窜流现象,这种模型无法满足水平井的模拟需求。目前国内专利已出现了用于模拟大孔道封堵的可视化填砂实验装置,实现比较复杂,且不能体现水平井底水锥进的特点,存在较大的实验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它能模拟水平井在开采过程中的底水锥进现象,并用封堵体系进行堵水实验,观察驱替及封堵过程,同时可以观察不同阶段的可视化驱油效果及残余油分布,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储液箱、平流泵、控制阀、中间容器、六通阀、可视化模型、液体容器、摄像装置、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所述的储液箱的上端通过管道与平流泵连接,所述的平流泵通过管道与中间容器上端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的平流泵和中间容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的中间容器下端的出液管道通过六通阀和可视化模型连接,所述的液体容器的上端通过外接管道与可视化模型连接,所述的液体容器可对其内部所存储溶液体积进行测量,所述的可视化模型旁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的摄像装置与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连接。
所述的可视化模型包括透明平板、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条、进水口、密闭空腔、水平井,所述的透明平板有两片且间隔一定的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的两片透明平板的四周设有4个有机玻璃板,并与4个有机玻璃板一起形成密闭空腔,所述的有机玻璃板中分别留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的密闭空腔靠近进水口的一端放置有一个钻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条以保证底水压力均匀,所述的密闭空腔中填充有圆度≥50%的80-100目的石英砂来模拟均质地层,所述的水平井通入密闭空腔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操作方便,投入成本低,模拟效果好;可通过模型准确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现象和注入封堵体系后的封堵效果,对调驱参数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实验中所测试数据准确,拍摄照片及录像均可客观反映实验动态过程,且能应用于对非均质地层条件下封堵体系注入性能及封堵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行室内动态模拟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的可视化模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储液箱,2、平流泵,3、控制阀,4、中间容器,5、六通阀,6、可视化模型,601、透明平板,602、有机玻璃板,603、有机玻璃条,604、进水口,605、密闭空腔,606、水平井,7、液体容器,8、摄像装置,9、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平井底水锥进堵水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储液箱1、平流泵2、控制阀3、中间容器4、六通阀5、可视化模型6、液体容器7、摄像装置8、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9,所述的储液箱1的上端通过管道与平流泵2连接,所述的平流泵2通过管道与中间容器4上端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的平流泵2和中间容器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控制阀3,所述的中间容器4下端的出液管道通过六通阀5和可视化模型6连接,所述的液体容器7的上端通过外接管道与可视化模型6连接,所述的液体容器7可对其内部所存储溶液体积进行测量,所述的可视化模型6旁设置有摄像装置8,所述的摄像装置8与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