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571.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森;崔坤明;田智;李成华;张林;周世杰;李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增压 零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敷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的零部件中有大量的液压缓冲装置,这类装置对液压系统气密性要求高,为了保证液压系统气密性,需要在活塞杆壁刷涂封孔剂来填补镀铬层的细微裂纹。以往的刷涂方式是用猪毛刷,沾上液态封孔之后在杆壁上刷涂,采用这种刷涂方法首先带来质量隐患,刷涂时没有压力将封孔剂向杆壁表面挤压而只是轻轻的沾在表面,裂纹填补效果不好,活塞杆漏气,造成实物质量问题,另外封孔剂飞溅,造成工作条件差,施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解决封孔剂刷涂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包括:下刷头、上刷头、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上刷头套装于下刷头内,下刷头和上刷头螺纹连接,下密封圈安装于下刷头内壁,上密封圈安装于上刷头内壁,下刷头和上刷头在竖直方向上设有间隙。
上刷头和下刷头在密封圈的作用下与活塞杆壁形成一个封闭的密封腔,封孔剂在密封腔内完成施工,避免封孔剂飞溅问题。密封圈为耐高温密封圈。
通过给上刷头施加力拧紧力,上刷头和下刷头发生相对运动,压缩封孔剂空间,给封孔剂一个指向活塞杆壁的正压力。使封孔剂容易进入杆壁表面镀铬层的细微裂纹,确保了封孔剂刷涂质量。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充分保证了封孔质量,提高了封孔剂刷涂效率,解决封孔剂刷涂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也避免零件反复返工,起到降本提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包括:下刷头3、上刷头4、上密封圈2和下密封圈1;上刷头4套装于下刷头3内,下刷头3和上刷头4螺纹连接,下刷头3与下密封圈1配合,实现与外圆杆紧密接触,上刷头4与上密封圈2配合,实现与外圆杆紧密接触。
涂敷时:
第一步,首先将活塞杆类零件5固定,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下刷头3带密封圈置于活塞杆上。
第二步,往下刷头3内倒入适量封孔剂。
第三步,将上刷头4装入下刷头3中。
第四步,给上刷头4一个拧紧力,使上刷头4和下刷头3相对运动使封孔剂给活塞杆壁一个正压力,手握下刷头3上手柄位置,使一种机械式增压杆类零件涂敷装置在活塞杆上往返运动完成零件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变喷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视觉引导式自动点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