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及汽车方向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388.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葛士显;高龙;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3 | 分类号: | B60R21/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气囊 结构 汽车 方向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及汽车方向盘。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装置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方向盘,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状态相互转换。
请参照图1到图5,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安全气囊固定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安全气囊固定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公开的拆卸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卡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卡爪与卡簧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电衬板3上设有卡簧4,安装在安全气囊1上的卡爪2插入到卡簧4内,使卡簧4抵靠在卡爪2上的卡槽内。由于卡爪上的卡槽为矩形槽,卡簧4与卡槽之间的间隙较大,在零部件加工尺寸出现误差时,卡爪2就会在卡槽内晃动。此外,由于卡槽为矩形槽,卡槽与卡簧4配合的面为平面,在对安全气囊进行拆卸时,需要将卡簧完全顶出卡槽,才能使卡爪完全脱离方向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及汽车方向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卡爪晃动及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包括安全气囊、卡爪、导电衬板和卡簧;
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导电衬板上,所述卡爪安装在所述安全气囊上,且所述卡爪与所述卡簧一一对应;
所述卡爪远离所述安全气囊的一端为锥形,所述卡爪中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沿中间向两端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卡簧抵靠在对应的所述卡接部上。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衬板上设有限位柱,所述安全气囊靠近所述卡爪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段和第二卡接段,所述第一卡接段和所述第二卡接段均为锥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段靠近所述安全气囊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接段的锥度大于第一卡接段的锥度。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接段与所述第二卡接段连接处圆弧过渡。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簧为U形结构,所述卡簧的第一端长度大于第二端,且所述卡簧通过卡座安装在所述导电衬板上;所述卡簧的第一端从内侧抵靠在所述卡接部上。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座上设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位于所述卡簧的第一端的外侧,且所述拆卸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卡簧的第一端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爪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方向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汽车方向盘还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卡接结构,所述导电衬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卡接结构,通过将卡爪上的卡接部设成沿中间到两端直径逐渐变大的形状,在将卡爪与卡簧卡接之后,由于卡接部中间细两端粗的特点,卡簧能够抵靠在卡接部较细处,从而实现对卡爪的自动定位,能够防止卡爪晃动。此外,由于卡爪上与卡簧接触的地方为斜面,在拆卸的过程中,无需将卡簧顶起太长的距离就能够实现将安全气囊拉起,使拆卸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安全气囊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安全气囊固定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安全气囊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卡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卡爪与卡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卡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卡座与卡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安全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导电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全气囊,2-卡爪,3-导电衬板,4-卡簧,5-卡接部,6-限位柱,7-凸台,8-第一卡接段,9-第二卡接段,10-拆卸孔,11-卡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