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连接片及使用该连接片的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129.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2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能松;戴佳伟;马家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尼高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R4/5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连接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制造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安全通过大电流的电池组连接片及使用该连接片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对新能源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使得电池特别是二次电池应用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其中高倍率及动力电池的应用和发展尤其得到关注和重视。以电动车、电动工具为代表的众多产品均会使用到由多个电池串并联而组成的组合电池组,各电池间的连接片目前大多 为片状金属。以目前电动车用圆柱电池组为例,一般为上百个单体电池通过较大面积的导电连接片进行并联组合连接构成单组电池组,然后多个单组电池组再进行串联。然而随着动力电池成为锂电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其对电池安全的迫切性要求,传统组合电池导电连接片,如纯镍难以满足应用需要,急需设计新型导电连接片材料。
目前传统组合电池连接片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点焊性与导电性难以兼顾:金属的导电性与导热性均呈正比关系,即导电性非常好的金属如铜与钢壳电池在点焊时由于其本身导热能力很高,焊接过程所产生的能量难以聚集形成焊核。而如以纯镍作为导电连接片,则由于 其导电性不太佳,直接影响到电池内部的温升以及整体电池散热能力,而如采用加大镍截面尺寸来提高导电性能则不但因增加成本太高并不现实,而且加厚的镍实践证明很难焊接,无法满足高倍率及动力电池等大容量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易于焊接、导电性好、过流能力大、生产效率高的电池组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池组连接片的电池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连接片,连接片由基体层和焊接层叠加构成,基体层为铜镍复合材料,基体层的正面为镍材料层,镍材料层的厚度为0.1毫米,基体层的反面为铜材料层,铜材料层的厚度为0.5至0.8毫米,焊接层位于基体层的正面,焊接层为纯镍材料,焊接层的厚度为0.1毫米,焊接层上设置有呈“工”字形的开槽,基体层上开设有方形孔,开槽的位置与方形孔的位置对应设置,方形孔的大小等于或大于开槽的大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片的结构包括本体、引出片和输出连接片,本体与电池组的圆柱电池的一端连接,引出片位于本体的侧面并与本体垂直设置,引出片与电池组的外部电路连接,输出连接片位于本体的另一侧面并与本体垂直设置,输出连接片与电池组的外壳结构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输出连接片在朝向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螺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上开设有多边形定位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连接片的焊接层采用纯镍材料,焊接层的厚度为0.1毫米,焊接层上设置有呈“工”字形的开槽,“工”字形的开槽制作为对称突出的小片,小片呈柔性,有效提高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制作和工作的过程中对振动、焊接产生的不良问题进行避免,此结构简单却有效促进电池组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可靠。连接片的基体层采用铜镍复合材料,正面为镍,能更好的与电池壳体材料进行焊接;反面为铜,厚度在0.5至0.8毫米,表面处理形成抗氧化层,有效解决电池组的过流、过载、生锈、脱落、焊接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和事故。连接片与配套固定支架组装使用,多边形定位孔与配套固定支架的结构相配合,从而固定连接片的位置,解决了现场组装困难的问题,使组装简易方便,提高生产效率。输出连接片与电池组的外壳结构连接并通过固定铆接螺母紧固,有效解决电池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连接松脱引起整组电池组无法使用等不良问题。引出片与电池组的外部电路连接,有效解决外部电路的损坏而导致电池组的绝缘防护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圆柱电池、支架以及连接片,其中,支架位于圆柱电池和连接片之间,支架用于放置圆柱电池,连接片由基体层和焊接层叠加构成,基体层为铜镍复合材料,焊接层与圆柱电池的一端抵接,基体层的正面为镍材料层,镍材料层的厚度为0.1毫米,基体层的反面为铜材料层,铜材料层的厚度为0.5至0.8毫米,焊接层位于基体层的正面,焊接层为纯镍材料,焊接层的厚度为0.1毫米,焊接层上设置有呈“工”字形的开槽,基体层上开设有方形孔,开槽的位置与方形孔的位置对应设置,方形孔的大小等于或大于开槽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实施例中连接片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实施例中连接片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尼高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尼高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