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变速器用操纵软轴传动效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4402.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8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李世闻;张文娟;张秀丽;许晶伟;张日泽;吕超;问晋芳;王书;董晓露;郭昊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L3/2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305***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变速 器用 操纵 传动 效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传动效率的测试,具体为一种用于测试变速器用操纵软轴传动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变速器上操纵方式多采用多杆软轴控制,摒弃了原有的连杆机构的刚性连接。软轴操纵机构与通常的连杆机构相比,具有传动环节和运动部件少,体积小,结构较为简单,操纵灵活等特点。另外,由于布置方便,还能有效的避免与其他系统发生干涉。用于变速器的远程操纵,简化了操纵传动机构,减少了整车质量,降低了运动噪声。但是影响软轴布置后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软轴芯线和衬套材质的匹配、软轴芯线和衬套间隙的配合是否合适、软轴密封件的配合尺寸等,这些因素能够通过检测软轴连接件本身得到结果,目前国内外一般默认推拉软轴总成的传动效率为70%~80%,所以在计算变速器操纵系统选换挡力的时候一般取中值75%。但是此次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影响软轴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软轴在整车的布置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为此实际开发过程中急需一种能模拟实际布置路径,且能加载不同负载的试验装置,反复的对布置的软轴传动效率进行仿真模拟测试,以便对汽车操纵系统设计时的选换挡参数提供支持,进而寻求最优软轴布置方案。但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样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对变速器用操纵软轴的传动效率的测试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变速器用操纵软轴传动效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测试变速器用操纵软轴传动效率的装置,包括变速器选换挡测力手柄、至少一个弯曲半径走向仿真支架和两个负载模拟支架及一对软轴;两个负载模拟支架中一个作为选挡负载模拟支架,另一个作为换挡负载模拟支架;所述两个软轴的一端均连接变速器选换挡测力手柄,两个软轴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负载模拟支架相连接;
所述弯曲半径走向仿真支架包括辐条、辐条连接盘、十字安装套筒、支撑调节杆、带底盘的中心立柱;带底盘的中心立柱由底盘以及竖直固定在底盘上的中心立柱组成;所述辐条连接盘转动套设在中心立柱上并能调节与中心立柱的紧固程度,所述辐条连接盘沿其周向设置可使辐条沿水平方向配套插入的孔,辐条插入辐条连接盘上的孔,支撑调节杆通过十字安装套筒与辐条相连接,支撑调节杆与软轴相接触用以模拟软轴实际布置状态;
所述负载模拟支架包括连接摇臂、钢索、滑轮、支架体和负载砝码;所述支架体的上部两端各设置一滑轮;所述连接摇臂的上部与软轴连接,下部与支架体的上部销接;所述钢索搭设在两滑轮上,两端各设置一负载砝码形成自然下垂;钢索与连接摇臂在交叉部位固接。
实际测试中首先连接摇臂通过钢索滑轮增加加载砝码,用于模拟变速器本身的换挡力,测试对象软轴一端连接选换挡测力手柄,另一端连接负载模拟支架的摇臂,通过弯曲半径走向仿真支架固定后模拟整车软轴布置形态,可通过任何角度半径和上升下降夹具任意改变布置形式,选换挡测力手柄测试在不同质量的加载砝码的变化,从而绘制软轴布置方案的“负载—效率”特性关系图,进而寻求最优软轴布置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通过检测软轴连接件本身得到测量结果,并且可以设定不同的选换挡负载;变速器选换挡负载模拟支架两侧通过滑轮加载砝码进行设计负载模拟,可以模拟任何型号的变速器总成选换挡力;弯曲半径走向仿真支架,具有任何角度半径和上升下降夹具,能够模拟任何复杂整车软轴布置形式;通过负载模拟支架模仿变速器选换挡摇臂的选换挡力,精确无误,测试可信度高;结构简便, 测试装置部署灵活,试验投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变速箱操作系统简化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载支架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载支架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载支架顶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弯度支架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弯度支架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弯度支架顶视图。
图中:1-变速器选换挡测力手柄、2-弯曲半径走向仿真支架、3-负载模拟支架、4-连接摇臂、5-钢索、6-滑轮、7-支架体、8-负载砝码、9-辐条、10-辐条连接盘、11-十字安装套筒、12-支撑调节杆、13-带底盘的中心立柱、14-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4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盘式手刹检测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质量飞轮台架热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