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4327.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7/14 | 分类号: | G01N7/14;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柱气含率 气泡 特性 联合 分析 实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平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矿物浮选是涉及固体、液体、气体三相分选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影响分选效率的过程操作变量众多,且变量间相互耦合作用对浮选性能指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浮选柱因其对细粒物料高选择性的分选优势,在浮选技术领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选煤领域的重视。
在浮选柱内,作为载体的气泡是重点考察对象,其中气含率表示一定容器内气体占有空间体积的百分含量,可通过压差法间接测定,气含率直接决定着气泡荷载上浮矿物的数量,是影响浮选柱回收能力和分选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近年来,气含率已经成为浮选及浮选柱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浮选过程中,浮选指标的好坏与气泡性质关系密切,如气泡大小、数量、分布状态等,有很多方法如照相技术等可以对气泡进行分析研究,但是当气泡粒径细小、数量过大、堆积重叠严重时,照相技术采集到的为一气泡群数据,导致分析数据失真,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每个气泡的特征,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最终失去对浮选实际生产过程的指导意义。浮选泡沫结构和稳定性对矿物浮选的回收率和选择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测试浮选泡沫的半衰期间接反映泡沫的稳定性就很有必要。
现有情况多是根据所要的测试参数临时搭建相应的实验装置,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测试结果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其操作简便、系统性强且集成度高,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用性强,测试结果准确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选柱、U形管压差计、气泡观测盒和泡沫半衰期测定管,所述浮选柱的顶部设置有泡沫槽,所述浮选柱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气泡观测引流端口和第二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所述浮选柱上还设置有泡沫半衰期测定引流端口,所述第一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通过第一气含率测试管道与U形管压差计的第一压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通过第二气含率测试管道与U形管压差计的第二压强端口连通,所述气泡观测引流端口通过气泡观测给水管道与气泡观测盒的下部连通,所述气泡观测盒的上部通过气泡观测排水管道与泡沫槽连通,所述泡沫半衰期测定引流端口通过泡沫半衰期给水管道与泡沫半衰期测定管的进水端口连通,所述泡沫半衰期测定管的排水端口上设置有排水控制阀,所述泡沫半衰期给水管道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设置在浮选柱的中上部。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观测引流端口设置在浮选柱的中部。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和泡沫半衰期测定引流端口均设置在浮选柱的中下部。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气含率及气泡特性联合分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观测盒为有机玻璃观测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U形管压差计在线间接测出浮选柱体内的气含率大小;通过气泡观测盒可实时观察气泡的大小、速度、数量等变化参数,间接反映出浮选柱体内的气泡大小以及运动状态;将浮选泡沫引入泡沫半衰期测定管,可方便地测试浮选柱内形成的泡沫的半衰期,得到泡沫的稳定性特征,即该装置可将浮选柱内多组关键参数集中到一个整体平台进行测试。
3、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实验平台上可同时实现气含率、气泡观测、泡沫半衰期的联合分析,对综合分析浮选柱的分选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系统性强,集成度高,测试结果准确性高。
4、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易于安装,成本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浮选柱;2—U形管压差计;2-1—第一压强端口;
2-2—第二压强端口;3—第二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
4—第一气含率测试引流端口;5—第二气含率测试管道;
6—第一气含率测试管道;7—气泡观测盒;8—气泡观测引流端口;
9—气泡观测给水管道;10—气泡观测排水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4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磨牙果乐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二次消毒的医疗器械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