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养鸭圈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997.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鞠艳;艾武;亓丽红;刘涛;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养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养鸭圈舍。
背景技术:
鸭子好水,为了保证鸭子能够尽情的与水接触,一般的养鸭场会在屋舍的旁边挖设水池供鸭子使用,鸭子游泳完毕后一般就直接进入到屋舍内休息,这样屋舍的地面上会有存留很多水分,鸭子直接就在存留水的地板上休息,众所周知,鸭子养殖的关键在于鸭子的保温性,这样鸭子在有水的地板上休息严重影响着鸭子休息的保温性,从而影响着鸭子生长的健康指数和成活率,并且,一般养鸭场内建设的水池都比较大,晚上需要工人将鸭子在水池内赶入到屋舍内,赶鸭费事费力,还容易造成个别鸭子遗留在水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养鸭圈舍,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能够保证鸭子休息的地方与屋舍的地面相分离开,保证鸭子休息在比较干松的环境内,有效的提高鸭子的健康指数和成活率,并且,合理的设置了赶鸭结构,提高了工人赶鸭的效率,还有效避免了鸭子遗留在水池的问题,赶鸭过程简单,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养鸭圈舍,包括一端敞口的屋舍,屋舍侧壁上设有一侧门,所述屋舍敞口的一端设有一与屋舍连通的水池,水池的周围设置有网状墙,网状墙的两端部与屋舍相抵接;所述屋舍与水池相连接的一端设有探入到水池内的入水台阶;在屋舍远离水池的一端顶部倒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尾端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平台,在平台靠近水池的一端设有平台台阶,在平台台阶上表面设置有软垫;在屋舍靠近水池的一端顶部设有一宽度与屋舍内宽度相同的转轴,转轴上缠绕连接有一保温草帘;在水池远离屋舍的一侧的网状墙上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滑竿,滑竿上滑动有一宽度与水池内宽度相同的赶鸭拦网框,赶鸭拦网框上连接有一拉绳,拉绳的另一端与一挂环相连接,所述挂环掉设在屋舍内。
所述水池的底部布设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侧壁上分散设有排污孔,排污管均与一排污管路相连通,排污管路的尾端与设在水池底部侧壁上的排污口相连通。
所述屋舍内地面上铺设有网绳,在屋舍内侧壁上设有吹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能够保证鸭子休息的地方与屋舍的地面相分离开,保证鸭子休息在比较干松的环境内,有效的提高鸭子的健康指数和成活率,并且,合理的设置了赶鸭结构,提高了工人赶鸭的效率,还有效避免了鸭子遗留在水池的问题,赶鸭过程简单,省时、省力,优化了水池的排污结构,保证了落入在水池底部的污物能够顺利便捷的排出,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台和平台台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污管在水池内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舍,2侧门,3水池,4网状墙,5入水台阶,6液压缸,7平台,8平台台阶,9软垫,10转轴,11保温草帘,12滑竿,13赶鸭拦网框,14拉绳,15挂环,16排污管,17排污孔,18排污管路,19网绳,20吹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4中所示,一种生态养鸭圈舍,包括一端敞口的屋舍1,屋舍1侧壁上设有一侧门2,所述屋舍1敞口的一端设有一与屋舍1连通的水池3,水池3的周围设置有网状墙4,网状墙4的两端部与屋舍1相抵接;所述屋舍1与水池3相连接的一端设有探入到水池3内的入水台阶5;在屋舍1远离水池3的一端顶部倒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液压缸6,液压缸6的活塞杆的尾端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平台7,在平台7靠近水池3的一端设有平台台阶8,在平台台阶8上表面设置有软垫9;在屋舍1靠近水池3的一端顶部设有一宽度与屋舍1内宽度相同的转轴10,转轴10上缠绕连接有一保温草帘11;在水池3远离屋舍1的一侧的网状墙4上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滑竿12,滑竿12上滑动有一宽度与水池3内宽度相同的赶鸭拦网框13,赶鸭拦网框13上连接有一拉绳14,拉绳14的另一端与一挂环15相连接,所述挂环15掉设在屋舍1内。
所述水池3的底部布设有排污管16,排污管16的侧壁上分散设有排污孔17,排污管16均与一排污管路18相连通,排污管路18的尾端与设在水池3底部侧壁上的排污口相连通。
所述屋舍1内地面上铺设有网绳19,在屋舍1内侧壁上设有吹干装置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万物联网环境中的顾客服务自动化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个性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