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塔式立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302.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杰;李士林;张海军;张久阁;刘建哲;吴海燕;李博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志杰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B02C17/18;B02C17/22;B02C17/24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028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式 立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腔塔式立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又称塔磨机)设置一个研磨腔,物料经下部研磨后溢流至上部时不能充分再次研磨,且螺旋导程上下一致,影响了磨矿效率及研磨效果。研磨介质主要集中在筒体的下部,造成整个回转轴悬臂端受力大,工作效率相对低,并且无法实现分级磨矿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腔塔式立磨机,设置了两段研磨腔,分别放入不同规格的研磨介质(如钢球等)且下腔的研磨介质规格大于上腔的研磨介质,物料在下腔经大规格介质研磨后经过隔板进入上腔再经小规格介质研磨,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两段研磨,精细划分了研磨区域,优化磨碎方式,提高研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双腔塔式立磨机,包括电机、连接传动装置、轴支撑和筒体部,轴支撑上部连接传动装置,下部连接筒体部,所述筒体部分为上腔和下腔,之间通过隔板分割,隔板上开有物料通过的孔道,螺旋轴一端连接在电机上,另一端穿过隔板置于筒体部的上腔和下腔内,上腔和下腔内的螺旋轴上分别设有上螺旋和下螺旋;筒体部的下腔下侧开有给矿口,上侧开有加球口,上腔顶部一侧开有排矿口。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部的上腔和下腔内壁均设有耐磨衬板。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部的上腔和下腔内在研磨时填充不同的研磨介质,下腔的研磨介质规格大于上腔的研磨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螺旋叶片表面上均设有耐磨衬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开有物料通过的孔道为多个,所述孔道为平行排列的长条孔,相邻两列的长条孔交错设置,物料通过孔道从下腔进入上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螺旋的导程大于上螺旋的导程,下导程为上导程的1.1-1.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由传动装置中的电机输出的动力经减速机后通过轴支撑带动螺旋部在筒体部内旋转。磨矿介质在螺旋带动下有向上运动趋势,在重力作用和摩擦力下旋转,并在螺旋部搅动下产生沿筒体圆周和直径方向的多维运动,从而对物料产生研磨作用。
2.本发明在筒体部内壁设有耐磨衬板,被隔板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螺旋部的螺旋也被隔板分隔为两段,下腔内的螺旋较上腔内的螺旋导程大。采用本发明结构,研磨效率高,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隔板的半剖视图。
图中:1.连接传动装置,2.轴支撑,3.筒体部,4.上腔,5.隔板,6.螺旋部,7.下腔,8.螺旋轴,9.下螺旋,10.上螺旋,11.给矿口,12.加球口,13.排矿口,14.电机,15.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双腔塔式立磨机,包括电机14、连接传动装置1、轴支撑2和筒体部3,轴支撑2上部连接传动装置1,下部连接筒体部3,所述筒体部3分为上腔4和下腔7,之间通过隔板5分割,隔板5上开有物料通过的孔道,螺旋轴8一端连接在电机14上,另一端穿过隔板5置于筒体部3的上腔4和下腔7内,上腔4和下腔7内的螺旋轴上分别设有上螺旋10和下螺旋9;筒体部3的下腔7下侧开有给矿口11,上侧开有加球口12,上腔4顶部一侧开有排矿口。所述筒体部3的上腔4和下腔7内壁均设有耐磨衬板。所述上螺旋10、下螺旋9的叶片表面上均设有耐磨衬板。起到保护内壁及叶片的作用,且增大摩擦力,利于物料研磨。
所述筒体部3的上腔4和下腔7内在研磨时填充不同的研磨介质,下腔7的研磨介质规格大于上腔的研磨介质。如图2所示,所述隔板5开有多个物料通过的孔道15,所述孔道15为平行排列的长条孔,相邻两列的长条孔交错设置,,物料可以通过孔道从下腔7进入上腔4。经下腔7内初步研磨,进入上腔4再次研磨,使研磨效果更好。
本发明在使用时,传动装置中的电机14输出的动力经减速机后通过轴支撑2带动螺旋部在筒体部3内旋转。磨矿介质在螺旋带动下有向上运动趋势,在重力作用和摩擦力下旋转,并在螺旋部搅动下产生沿筒体圆周和直径方向的多维运动,从而对物料产生研磨作用。
筒体部3被隔板5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螺旋部的螺旋也被隔板5分隔为两段,下腔7内的螺旋较上腔内的螺旋导程大,下腔7内的研磨介质规格较上腔内的研磨介质规格大。
所述下螺旋9的导程大于上螺旋10的导程,下螺旋9的导程为上螺旋10导程的1.1-1.5倍。物料经给矿管进入下腔7在较大导程螺旋和较大规格介质作用下研磨,后通过隔板上的小孔进入上腔4,在较小导程和较小规格介质作用下研磨,最后经溢流通过排矿口13排出。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两段研磨,精细划分了研磨区域,优化磨碎方式,提高研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志杰,未经耿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磨机搅拌棒
- 下一篇: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高性能磨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