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排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53218.7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鸿景观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高架桥,即跨线桥,一种桥梁,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高架桥的结构形式必须根据周边环境,按照桥梁美学的理念,采用合理的线形和高宽比、高跨比。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358210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高架桥排水装置,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它包括设置在桥面上的沉淀池、水泥盖板、泄水管等,在排水过程中先对桥面积水进行沉淀处理;由于泄水管是设置在沉淀池底部的,且因为泄水管是高于沉淀池底面的,所以总有一部分的水或泥水混合物难以排出,在较为寒冷的天气中,这部分水容易结冰,因为水在结冰之后体积会膨胀,容易将设置在沉淀池中的泄水管挤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排水系统,这种桥梁排水系统有效避免了在冬天泄水管破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桥面,所述桥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活动连接有过滤盖板,所述过滤盖板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通槽,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设置有沉淀池侧壁,所述过滤盖板上斜向设置有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的侧壁与过滤盖板表面形成沟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面上的积水向沉淀池处汇集,而后从设置在过滤盖板上的第一通槽中下漏进入至沉淀池,因为泄水管设置在沉淀池侧壁上,所以沉淀池中的积水不会直接从泄水管中流走,而是会在沉淀池中预先经过沉淀,而后当沉淀池的中的水到达一定水位时才会从泄水管中流走;在沉淀过程中,积水会沉降分层,其中的泥沙会沉淀在沉淀池底部,不会进入至泄水管中,不会堵塞泄水管;而积水中的大型垃圾会堆积在过滤盖板上,不会从第一通槽中落入至沉淀池中;当积水在通过过滤盖板上的沟壑时候,也有一部分的泥沙或垃圾杂质会被三角凸块阻挡下来,不会进入到沉淀池中,减少沉淀池的清理频率。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盖板中心向凹陷形成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盖板为弧面,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低处流动;且因为过滤盖板表面有弧度,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可将部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可使积水较快的从第一通槽中进入到沉淀池中。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沉淀盒,所述沉淀盒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沉淀盒和第二沉淀盒,所述第一沉淀盒表壁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一沉淀盒和第二沉淀盒分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积水一同冲入进沉淀池的泥沙沉降在沉淀池内,随着时间的积累,沉降在沉淀池内的泥沙越来越多,可能会堆积至泄水管管口处后进入到泄水管中,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对沉淀池中的泥沙进行清理,由于沉淀池较小、较深,且泥沙流动性较高,所以如何有效、彻底的清理是较大的难题;在沉淀池中设置沉淀盒,在清理时将沉淀盒从沉淀池中取出再对沉淀盒进行清理,儿沉淀盒又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沉淀盒和第二沉淀盒,一些较大的杂质垃圾如落叶等沉淀在第一沉淀盒上,而泥沙颗粒等落在第二沉淀盒上,分体设置在第一沉淀盒和第二沉淀盒方便对进入沉淀池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人工挑拣,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盒外壁上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二沉淀盒内壁与滑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沉淀盒外壁上的滑轮可在第二沉淀盒内壁上的滑槽中滑动,将第一沉淀盒第二沉淀盒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其次滚轮和滑槽还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沉淀盒和第二沉淀盒在安装过程中错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盒外壁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沉淀盒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第二沉淀盒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沉淀盒向第二沉淀盒中卡嵌的过程中,第一沉淀盒的外壁按压凸台,使位于凸台和第二沉淀盒外壁之间的弹性体压缩,而后使第一沉淀盒顺利的向下进入到第二沉淀盒中,当凸台位于第一凹槽中时候,安装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上包括坡度较小的第一凸台和坡度较大的第二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鸿景观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泰鸿景观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
- 下一篇:桥梁施工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