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除式微型屏蔽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191.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式微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除式微型屏蔽框。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为防止电磁干扰,都需要将电子元器件用屏蔽罩来屏蔽。为方便维修屏蔽罩内部电子元器件,屏蔽罩通常由屏蔽框和盖子两个部分构成,盖子通过胶粘等方式覆盖在屏蔽框表面中空区域。
屏蔽框需要SMT到电路板上,因此现有的屏蔽框上通常设有方便SMT的可移除的吸取部。为减少屏蔽罩的体积,一般来说,屏蔽罩的高度只会比屏蔽罩内的电子元器件高一点点,保证电子元器件不接触屏蔽罩就可。
但由于吸取部与屏蔽框上表面平齐(吸取部与电子元器件之间的间距很小),在SMT的过程中,时常会导致屏蔽罩内的电子元器件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除式微型屏蔽框,在SMT该屏蔽框时,不会出现屏蔽框内电子元器件短路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除式微型屏蔽框,包括框体和吸取部,所述吸取部的一侧与框体通过抬高部连接,抬高部与框体的连接处设有预切槽,吸取部的上表面比框体的上表面高;吸取部上与抬高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凸包。
进一步的,抬高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部、倾斜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通过预切槽与框体相连,第二水平部与吸取部相连。
进一步的,吸取部上表面与框体上表面的高度差不小于吸取部的厚度。
进一步的,沿屏蔽框高度方向进行投影,吸取部的面积占框体顶部中空区域面积的70%以上。
进一步的,抬高部与框体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一道预切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包的形状为1/4球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吸取部与框体通过抬高部相连,增大了吸取部与屏蔽框内电子元器件的高度差,从而避免SMT屏蔽框的过程中,吸取部与电子元器件接触,导致屏蔽框内电子元器件短路的情况;设置预切槽和凸包,方便后续将吸取部和抬高部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屏蔽框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屏蔽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屏蔽框的正视图;
标号说明:
1、框体;
2、吸取部;
3、抬高部;
4、预切槽;
5、凸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置抬高部将吸取部抬高,增大了吸取部与电子元器件的高度差,从而避免在SMT的过程中吸取部与电子元器件接触导致电子元器件短路。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可移除式微型屏蔽框,包括框体1和吸取部2,所述吸取部2的一侧与框体1通过抬高部3连接,抬高部3与框体1的连接处设有预切槽4,吸取部2的上表面比框体1的上表面高;吸取部2上与抬高部3相对的一侧设有凸包5。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设置抬高部将吸取部抬高,增大吸取部与待屏蔽的电子元器件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SMT吸取、焊接屏蔽框时,吸取部与电子元器件直接接触,引发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及短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吸取部与框体通过抬高部相连,增大了吸取部与屏蔽框内电子元器件的高度差,从而避免SMT屏蔽框的过程中,吸取部与电子元器件接触,导致屏蔽框内电子元器件短路的情况;设置预切槽和凸包,方便后续将吸取部和抬高部移除。
进一步的,抬高部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部、倾斜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通过预切槽4与框体1相连,第二水平部与吸取部2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抬高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进一步的,吸取部2上表面与框体1上表面的高度差不小于吸取部2的厚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吸取部与屏蔽框内的电子元器件具有足够的高度差。
进一步的,沿屏蔽框高度方向进行投影,吸取部2的面积占框体1顶部中空区域面积的70%以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是一种微型屏蔽框,其顶部面积很小,而SMT时吸取部足够大才能被稳定的吸取,所以,限定吸取部的面积大于框体顶部中空区域面积的70%。
进一步的,抬高部3与框体1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一道预切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