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安全式爬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2543.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军 |
主分类号: | E06C1/06 | 分类号: | E06C1/06;E06C7/08;E06C7/42;E06C7/48;E06C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安全 爬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爬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安全式爬梯。
背景技术
近10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5362亿上升到2012年的135303亿元,涨幅将近9倍,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幅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中式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部位作重点装饰,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均衡式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佛塔,高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中经常要用到爬梯,现有爬梯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侧滑,并且只能单独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实用的建筑用安全式爬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安全式爬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侧滑和只能单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安全式爬梯,包括爬梯主体、限位槽、荧光片、连接销和防滑杆,所述爬梯主体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外壁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爬梯主体的两侧固定有折叠杆,所述限位槽安置于爬梯主体的外壁,且爬梯主体的内壁设置有移动导轨,所述荧光片镶嵌于固定杆的外壁,所述连接销固定于爬梯主体的右下端,且爬梯主体的顶端安装有耐磨层,所述爬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杆,且爬梯主体的侧面安置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底端镶嵌有加强筋,所述防滑杆设置于爬梯主体的正面,且爬梯主体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折叠杆的折叠角度为0-90°。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倾斜状设计。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槽和连接销的大小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防滑杆设置有两个,且关于爬梯主体中轴线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用安全式爬梯结构简单新颖,在固定杆的外壁设置有防滑螺纹,能够避免踩踏时出现滑脚的情况,并且荧光片的设计,可在夜晚清楚的显示出固定杆之间的间距,便于人们直观的了解,使用过程中耐磨层可减小爬梯和墙壁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磨损,延长爬梯的使用寿命,其移动导轨的设计,使得固定杆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求便捷的改变,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并且通过连接销和固定卡槽的配合,使得多个爬梯可组合在一起使用,增加爬梯的使用范围,在爬梯主体的外侧镶嵌有防滑杆,能够与地面形成三角支撑状结构,防止出现侧滑,大大提高了安全式爬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爬梯主体侧面顶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爬梯主体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爬梯主体,2、固定杆,3、防滑螺纹,4、折叠杆,5、限位槽,6、移动导轨,7、荧光片,8、连接销,9、耐磨层,10、伸缩杆,11、固定卡槽,12、加强筋,13、防滑杆,14、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军,未经陈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2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孔膜纱车窗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检修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