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端子及包含该金属端子的传感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568.X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纪佳,吴鹏 |
地址: | 222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端子 包含 传感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传感器的传感器支架中的金属端子以及包含该金属端子的传感器支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控制系统中,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是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其采集凸轮轴转动的角度和位置,将采集到的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单元(ECU),使用该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来确定发动机的精确点火和燃油喷射。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般采用二次注塑形成,第一次注塑形成传感器支架总成,在第一次注塑所形成的传感器支架总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注塑形成传感器壳体。
第一次注塑形成的传感器支架总成包括电子元件和连接部。其中,电子元件包括金属端子、集成芯片以及电阻。金属端子一侧的各个支端焊接集成芯片,金属端子另一侧的各个支端(pin针)连接至传感器的连接器卡座。在芯片和连接器卡座之间的金属端子的外部注塑形成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承载焊接至该金属端子的电阻。
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金属端子进行生产之前,金属端子与集成芯片焊接的一侧的各个支端设置有公共块以便于运输,并且防止金属端子的各个支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该公共块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起到支承作用。在金属端子运输到生产地点将要进行组装时,工人需要将该公共块掰断,以进行后续操作—例如,将集成芯片焊接到金属端子的该公共块已掰断处的各个支端上。然而,所述掰断公共块的操作耗时耗力,需要借助于工具,并且工人往往一次只能掰断一个端子,因此,金属端子的掰断操作严重地影响了传感器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或其它问题。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支端,且所述多个第一支端的端部与同一公共块相连,所述第一支端与所述公共块连接处的侧面设置有便于所述公共块掰断的凹陷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端的与所述公共块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还设置有便于使所述公共块掰断的凹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端子可以具有以下有利方面:
有利地,每个所述第一支端的与所述公共块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凹陷部;
有利地,所述凹陷部为V形凹陷部;
有利地,所述公共块具有多个凸块,各所述第一支端与各所述凸块一一对应连接;
有利地,所述公共块上设置有减重孔;
有利地,所述减重孔的形状为圆形;
有利地,所述金属端子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支端;进一步有利地,所述多个第二支端为PIN针;
有利地,所述金属端子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承载电阻的连接部连接的固定连接部。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金属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端子,通过在支端与公共块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凹陷处,使得该凹陷部的机械强度减低,从而使得在组装工序前,工人能够不借助工具而徒手一次性掰断与公共块连接的所有第一支端而使公共块从所述第一支端上分离,以便于所述金属端子的后续加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传感器支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金属端子在公共块未掰断之前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金属端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金属端子与公开块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金属端子在公共块掰断之后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金属端子的第一支端在掰断公共块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金属端子制作的传感器支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端子10,如图所示,金属端子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端11,与该第一支端11相对,所述金属端子10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支端14,在第一支端11和第二支端14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连接部15,所述第二支端14优选地为PIN针。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连接部15用于连接连接部20,所述连接部20上承载有接入电路的电阻(未示出)。该承载电阻的连接部20通常通过注塑的方式在固定连接部15上形成,连接部20注塑完成后所形成的传感器支架在图6中示出。在图6所示的传感器支架中,所述第一支端11通过焊接(即通过焊接点30)而与集成芯片(未示出)相连,所述第二支端14(PIN针)用于与至传感器的传感器卡座(未示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