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515.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君;黄波;李志雨;田远;董兆雯;蔡阿利;颜繁龙;李波;高鑫;许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碳化硅 mosfet llc 谐振 变换器 | ||
1.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变压模块、电容Cr、电容Cf、电感Lr以及电容Cf2,所述电容Cf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以及MOS管Q2的漏极,所述电容C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3的源极以及MOS管Q4的源极;所述电容Cr、电感Lr及变压模块的原边为串联关系,三者构成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与MOS管Q1的源极与MOS管Q3的漏极相连,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与MOS管Q4的漏极相连,所述变压模块的副边连接至所述电容Cf两端部,所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以及MOS管Q4为碳化硅MOSFE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模块包括至少一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所述变压器T1原边与电感Lr、电容Cr组成串联支路;所述变压器T1副边的一端部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电容Cf的一端部,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电容Cf的另一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变压单元相互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驱动模块,每个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隔离单元、驱动单元以及电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驱动单元以及电阻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电阻单元一一对应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MOS管Q2的栅极、MOS管Q3的栅极以及MOS管Q4的栅极;所述驱动单元的正驱动电压为18V至22V,所述驱动单元的负驱动电压为-2.5V至-4.5V。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单元的开通电阻为2欧姆至8欧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单元的关断电阻小于或等于开通电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的CMTI大于或等于25kV/u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硅MOSFET的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以及MOS管Q4为耐压大于等于1000V的碳化硅MOSF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5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克风
- 下一篇:一种油气田数据控制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