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玻璃复合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183.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锐;谢庆丰;彭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7/04 | 分类号: | C04B37/04;C04B35/10;C04B41/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玻璃 复合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玻璃复合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用产品中例如航空航天、军工用的光电窗口、LED衬底部件等,常需要将陶瓷与玻璃结合,从而结合陶瓷的耐磨损性能及玻璃的透光性的优点。但由于陶瓷和玻璃两者均属于硬质材料,对于一些需要形成包覆结构的复合器件,需要将陶瓷和玻璃分别通过精准尺寸的加工后装配,加工精度要求高,操作繁琐,且陶瓷和玻璃直接的结合面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缝隙,结合不牢固。传统的粘结方式一般采用胶水等粘结剂将两者粘结,然而器件长期使用后,胶水易老化而降低粘结力,容易在使用中出现脱落问题。
综上,传统的陶瓷与玻璃的复合器件结合不牢固,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容易脱落的陶瓷-玻璃复合器件。
一种陶瓷-玻璃复合器件,包括:
陶瓷体,所述陶瓷体内设有安装孔;
氧化铝层,附着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以及
玻璃,所述玻璃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玻璃通过所述氧化铝层固定贴合于所述陶瓷体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的外壁上设有凸起,所述陶瓷体内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嵌合槽,所述嵌合槽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凸起嵌合于所述嵌合槽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自所述玻璃的外壁向外逐渐缩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环绕设于所述玻璃的外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的一个端面露在所述陶瓷体外,露在所述陶瓷体外的端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口平面齐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呈圆柱体状,所述玻璃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玻璃的侧壁与所述氧化铝层贴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铝层的厚度为0.5mm~0.8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形成有台阶部,所述玻璃置于所述台阶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陶瓷体为氧化铝陶瓷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为蓝宝石玻璃。
上述陶瓷-玻璃复合器件,陶瓷体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附着有氧化铝层,玻璃设置于安装孔内,且玻璃通过氧化铝层固定贴合于陶瓷体上。氧化铝层具有耐高温的性能,能够与形成陶瓷体的生坯共烧。氧化铝层附着在安装孔的内壁上,既能填充陶瓷体与玻璃的间隙,同时还能增强陶瓷体与玻璃界面的相容性,从而将玻璃固定贴合于陶瓷体上。陶瓷与玻璃的结合更加牢固,得到陶瓷-玻璃复合器件不需要使用胶水等粘结剂粘结也能达到较强的粘结力,长期使用不会因老化而降低粘结力,避免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脱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陶瓷-玻璃复合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陶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陶瓷体沿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玻璃沿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玻璃沿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陶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陶瓷体沿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陶瓷与玻璃形成互嵌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陶瓷与玻璃形成互嵌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陶瓷与玻璃形成互嵌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陶瓷-玻璃复合器件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陶瓷-玻璃复合器件的首选实施例。但是,陶瓷- 玻璃复合器件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陶瓷-玻璃复合器件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电子设备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凝成型熔融石英坩埚
- 下一篇:共享汽车地勤调度车辆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