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物背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678.4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斌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杨锴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物 背负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物背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购物、搬家、快速配送等场景下,当遇到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物品时,例如,经常会发现许多电器的包装体积大,并且没有设置提手,不方便单手拎提。而双手搬抬则就不再拿其他的东西。虽然包装精美,对内容物的保护效果好,但搬抬等操作不够人性化。而一些电器的包装箱虽然提供了搬抬用的开口,但如果宽度过长,则不便施力,搬抬起来非常容易疲劳。而体积大的包装箱的提手常用塑料制成,即使短时间拎提都会造成勒手的不适感。
特别是网购盛行的当下,必不可少的包装箱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不小的问题。包装箱基本没有设置任何可供拎提的部件。而且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包装箱也不可能一尘不染,在搬抬时容易弄脏身上的衣物。
搬家时经常使用自购的纸箱进行东西的存放,但也是存在体积大、重量大、没有供拎提的地方,如同上述的情况,存在同样的不足。
对于快速配送人员,徒手搬运物品,不仅对体力是非常大的考验,而且每次能搬运的物品有限。徒手搬运的方式,不仅消耗快递配送人员的体力,而且配送效率不高。
以上情况,特别是出现在没有电梯的楼梯房,其不足则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搬运物品、省力高效的重物背负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物背负固定装置,包括背部支撑架、柔性的固定部件,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端,背部支撑架设置有背带;使用时,重物置于背部支撑架,固定部件的固定端与背部支撑架的底端相连,活动端从重物的顶部延伸至背部支撑架的顶端,并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背部支撑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纵向的支撑杆,连接于支撑杆之间的横向的连接杆。
作为优选,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环,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环;固定部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环,活动端穿过限位环后,再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固定部件在靠近支撑杆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直角弯折的承托架,承托架包括直角竖杆与直角横杆,直角竖杆与直角横杆开设有若干穿孔,固定部件的固定端呈S型依次交错穿设于穿孔。
作为优选,背带设置有连接机构,固定部件的活动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背带实现连接与断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机构为扣具,扣具包括固设于背带上的固定板,与固定板枢接的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相对面设置有啮合的卡块与卡槽;固定板与活动板的枢接位置设有间隙;使用时,固定部件的活动端穿过间隙,再将活动板扣装于固定板,夹紧固定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机构为针式皮带扣,包括带环、固定针;对应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若干针孔;固定连接时,固定部件的活动端从内向外穿设于带环内,然后固定针设置于针孔内。
作为优选,两固定部件之间连接有辅助固定带,辅助固定带设置滑动调节扣,通过滑动调节扣调整辅助固定带的长度。
作为优选,背部支撑架朝向人体背部的位置呈弧面弯曲。
作为优选,还包括腰带,连接于背部支撑架的两侧下部,腰带的两端连接时,形成闭合的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物背负固定装置,实现以背负的方式进行物品搬运,将物品的重量分散至背部,并且解放双手,解决了徒手拎提或搬抬存在的负重感大、手部不适、进行长时间远距离搬运极其辛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符合人体工学的背部支撑架对物品进行支撑,而且将物品的重量合理地分散到整个背部,减轻人体的负重感。通过柔性的固定部件将物品固定在背部支撑架上,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快速连接与打开,操作简单;并且能与物品较贴合,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物品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固定部件未绕设在穿孔内);
图2是承托架位置的剖视图(固定部件绕设在穿孔内);
图3是扣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是背部支撑架,11是支撑杆,12是连接杆,13是限位环,14是连接环,15是承托架,151是直角竖杆,152是直角横杆,16是穿孔,20是背带,21是扣具,211是固定板,212是活动板,213是卡块,214是卡槽,30是腰带,31是接扣,40是固定部件,50是辅助固定带,51是滑动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斌,未经许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递窗
- 下一篇:矩形钢管成型后自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