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驱水平移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651.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茏茏;姚全忠;孙茂;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移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驱系统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驱水平移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顶驱没有所述水平移动系统,顶驱只能在小车的带动下上下垂直移动,但是钻井平台井架内空间有限,当顶驱与排管机等设备配合时,需要将顶驱移动到二层台上方较远的位置,这样增加了井架的高度,增加了设备成本和钻井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水平移动的顶驱移动系统,可以在顶驱不工作时让开井口上方的位置,并且可以配合排管机等设备的工作,符合平台工作空间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以降低井架的安装高度以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驱水平移动系统,包括可以在导轨上滑动的顶驱小车和用于安装顶驱的顶驱支架,所述顶驱小车包括两组并列布置的平行于导轨的内支撑臂,位于导轨一侧的液压缸,以及相互平行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所述内支撑臂的外侧并排分布有与导轨契合的滚轮组,所述内支撑臂的顶端和上支撑臂面对顶驱小车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下支撑臂以第二销轴作为旋转支点铰接于内支撑臂下方,所述下支撑臂的面对顶驱小车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和液压缸的顶端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与内支撑臂的底端通过第五销轴铰接,所述顶驱支架包括两组并列布置的平行于所述内支撑臂的外支撑臂,所述外支撑臂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臂和所述下支撑臂面对顶驱支架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和第六销轴铰接。
使用该顶驱水平移动系统,当液压杆有腔杆进油时,油杆伸出推动下支撑臂向下摆动,上支撑臂同时协同向下摆动,使得顶驱收回,从而可以让出井口通过,使得其他设备可以进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空间使用率,同时由于不用在顶驱移动系统顶部额增加水平移动系统,降低了顶驱移动系统的安装高度,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案:所述顶驱小车上并列布置的内支撑臂通过加强架连接以提高强度。
更佳的,所述加强架为十字交叉状。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案:所述下支撑臂呈狗腿状弯曲,使用该形状可以减少力矩以提高性能,其弯曲部分位于所述作为旋转支点的第二销轴处,弯曲部分为下支撑臂最为粗壮的部分,可以提高下支撑臂的强度及寿命。
一种较佳实施方案,顶驱小车上两组并列布置的内支撑臂底端具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具有一个平台,耳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液压缸通过位于耳板上的第五销轴铰接,该底座起到一个防止触底撞击的作用,同时由于不直接固定在内支撑臂上,可以使得内支撑臂不用直接承受液压缸的巨大力矩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更佳的,所述顶驱支架的两组并列布置的外支撑臂的底端具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具有一个垂直固定有耳板的平台。所述下支撑臂的面对顶驱支架的一端通过位于所述耳板上的第六销轴铰接,既起到防止触底撞击的作用,同时使得所述外支撑臂不必直接承受下支撑臂带来的巨大力矩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一种较佳实施方案,所述顶驱支架的两组并列布置的外支撑臂之间固定有顶驱安装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销轴,2-上支撑臂,3-下支撑臂,4-外支撑臂,6-内支撑臂,7-第二销轴,8-第三销轴,9-液压缸,10-耳板,11-第四销轴,12-第五销轴,13,-第六销轴,14、15-底座,21-导轨,22-顶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