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50537.2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张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置管 细管 本实用新型 输送设备 心血管科 导入部 握持部 延伸穿过 近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包括置管、握持部、导入部、细管,所述细管部分地延伸穿过置管,所述导入部与细管相连并且设于置管内,所述握持部设于置管和细管的近端;所述置管包括置管一部、置管二部和置管三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实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心血管科手术中会涉及到诸多的的体内医疗装置。此类装置中包括导线、置管等输送设备。其制造方法较多,用途也较为广泛。当前使用的输送设备在不断更新,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普遍制造成本高,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实用的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包括置管、握持部、导入部、细管,所述细管部分地延伸穿过置管,所述导入部与细管相连并且设于置管内,所述握持部设于置管和细管的近端。握持部可配置为相对于细管操控置管的位置以及帮助布置导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包括置管一部、置管二部和置管三部。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二部的内径大于置管一部内径,由此提供额外的空间以将导入部3保持于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三部的内径大于置管二部内径,为漏斗状,有助于将导入部3插入置管1中。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1由单个的整体管或单体部件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为多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结构中的一层或多层采用加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结构可选用编织物、线圈、网格,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实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置管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见图1,一种心血管科用输送设备,其包括置管1以及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置管1的细管4。导入部3可连接至细管4并且在导入部3的传送过程中设于置管1内。握持部2设于置管1和细管1的近端。一般地,握持部2可配置为相对于细管4操控置管1的位置以及帮助布置植入件3。
见图2,置管1具有置管一部11和置管二部12。置管二部12的内径稍稍增大或者外扩,由此提供额外的空间以将导入部3保持于其中。
置管二部12的远侧端可为外扩的或其他具有漏斗状的置管三部13。漏斗状的形状增大了置管1的位于置管三部13处的外径(和内径)并且有助于将导入部3插入置管1中。除了在置管三部13处之外,置管1的外径大致不变。
置管1由单个的整体管或单体部件形成。
置管1为多层结构,这些层中的一或多个包括加固结构,例如编织物、线圈、网格,或它们的组合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未经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