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045.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超 |
主分类号: | B63B35/73 | 分类号: | B63B35/73;B63B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上 航行 | ||
1.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连接部(120),所述扭转连接部(120)的两侧均连接有翼(160),所述翼(160)均能绕扭转连接部(120)的轴线相对转动;
所述翼(160)上均连接有桨(150),所述桨(150)均位于翼(160)的下侧;
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为以下几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桨(150)本身、桨(150)的一部分、单独的弹性扭转机构(140);
在弹性部为桨(150)本身或桨(150)的一部分时,所述桨(150)直接连接于翼(160)上;
在弹性部为单独的弹性扭转机构(140)时,所述桨(150)均通过不同的弹性扭转机构(140)与对应的翼(160)相连;
在桨(150)随对应翼(160)左、右摆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部发生弹性变形;
还包括两个脚蹬组件(130),不同的脚蹬组件(130)与不同的翼(160)相连,所述脚蹬组件(130)用于本水上航行器与操作者的双脚相连,以实现通过操作者的双脚驱动翼(160)左、右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单独的弹性扭转机构(140);
所述桨(150)包括桨叶(151)及与桨叶(151)相连的桨轴(153),所述桨轴(153)通过弹性扭转机构(140)与翼(16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150)还包括呈盘状的桨托盘(152),所述桨托盘(152)固定于桨轴(153)上,且在桨叶(151)随对应翼(160)摆动过程中,所述桨托盘(152)可与对应翼(160) 的下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轴(153)的上端还设置有十字槽(154),所述十字槽(154)与桨轴(153)的侧面相交,所述弹性扭转机构(140)包括扭矩弹簧(141),所述扭矩弹簧(141)的一端与翼(160)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十字槽(154)的任意一个开口嵌入十字槽(154)内,所述桨轴(153)的上端还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十字槽(154)相交,还包括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压紧螺钉(147),所述压紧螺钉(147)的螺纹段端部用于扭矩弹簧(141)在十字槽(154)内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扭转机构(140)包括轴托(142)、压盘(143)及固定螺栓(144),所述翼(16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桨(150)的通孔,所述轴托(142)呈筒状,且轴托(142)的下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侧与翼(160)的底面接触,轴托(142)穿过所述通孔,且轴托(142)的上端相对于翼(160)的上端外凸,所述压盘(143)呈法兰盘状,且压盘(143)位于翼(160)的上侧,所述固定螺栓(144)用于实现凸缘与压盘(143)螺栓连接,所述轴托(142)的中空部分用于穿设桨轴(1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轴(153)的上端相对于轴托(142)的上端外凸,轴托(142)上还设置有盘孔(145),所述盘孔(145)用于嵌入扭矩弹簧(141)的下端,所述扭矩弹簧(141)为螺旋弹簧或平面涡卷弹簧,且扭矩弹簧(141)的轴线与桨轴(153)的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组件(130)包括脚套(131)、转轴(135)及轴承(134),所述轴承(134)相对于翼(160)固定,所述转轴(135)安装在所述轴承(134)上,所述脚套(131) 固定于转轴(13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31)内还设置有防滑部(1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连接部(120)包括弹簧(123),所述弹簧(123)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翼(160)相连,以上弹簧(123)在翼(160)左右摆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扭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连接部(120)还包括内套筒(121)及外套筒(122),且外套筒(122)套设于内套筒(121)的外部,内套筒(121)的两端位于外套筒(122)的两端之间,所述弹簧(123)由内套筒(121)的中空区域穿过内套筒(121),弹簧(123)的两端位于内套筒(121)两端的外侧,弹簧(123)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翼(160)相连;
内套筒(121)两侧的翼(160)上均设置有环形槽,内套筒(121)的两端分别嵌入不同翼(160)的环形槽中;
外套筒(122)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翼(160)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超,未经黄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0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纤维混纺复合面料
- 下一篇:一种混纺环保针织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