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亮度可调防水型导管光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752.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9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忠;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驼人金泰克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亮度调整 光棒 手柄 导芯 本实用新型 电源模块 亮度可调 防水型 导管 旋钮 灯泡 灯泡安装 密封结构 手柄表面 手柄转动 手术成本 整体防水 病患 首端 尾端 电路 消毒 医护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亮度可调防水型导管光棒,包括灯泡、光棒导芯和手柄,灯泡安装在光棒导芯的首端,光棒导芯的尾端与手柄的前端连接,手柄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及光源亮度调整模块,光源亮度调整模块包括光源亮度调整电路和光源亮度调整旋钮,光源亮度调整旋钮通过密封结构设置在手柄表面且与手柄转动连接,电源模块通过光源亮度调整模块为灯泡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手术中病患的个体情况进行光源亮度调整,同时具有整体防水功能,便于医护人员在消毒后重复使用,节省手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所用的亮度可调防水型导管光棒。
背景技术
目前, 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及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光棒气管插管法是医护人员最为常用的插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对病患损伤小的优点。现有的导管光棒均为按键式开关,其后部手柄部分不具备防水功能,手柄内的电池及开关极易因进水而发生故障,导致导管光棒失效,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同时,现有的导管光棒的光源亮度无法进行调整,针对一些过度肥胖、颈部瘢痕或其他特殊身体状况的患者,现有的导管灯管光源亮度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不能在颈前看到清晰的光斑,影响插管准确性及成功率,随着手术时间的增加也加大了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亮度可调防水型导管光棒,能够根据手术中病患的个体情况进行光源亮度调整,同时具有整体防水功能,便于医护人员在消毒后重复使用,节省手术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亮度可调防水型导管光棒,包括灯泡、光棒导芯和手柄,灯泡安装在光棒导芯的首端,光棒导芯的尾端与手柄的前端连接,手柄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及光源亮度调整模块,光源亮度调整模块包括光源亮度调整电路和光源亮度调整旋钮,光源亮度调整旋钮通过密封结构设置在手柄表面且与手柄转动连接,电源模块通过光源亮度调整模块为灯泡供电。
所述的光源亮度调整旋钮包括转盘和设置在转盘下方的转轴,转盘和转轴同轴设置且一体成型,手柄表面设置有转轴容纳孔,转轴插设在转轴容纳孔内且转轴的下端与光源亮度调整电路连接。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形状位置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一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凹槽设置在转盘下表面且与转轴同轴设置,第一环形凸台设置在手柄表面的转轴容纳孔外沿且与转轴容纳孔同轴设置,转轴插设在转轴容纳孔内时,第一环形凸台卡设在第一环形凹槽内。
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凹槽和设置在手柄表面的手柄包胶层,手柄包胶层中部开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容置孔,第一环形凸台容置孔的外沿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与转轴容纳孔同轴设置,第二环形凹槽设置在转盘下表面且与转轴同轴设置,第二环形凹槽的形状位置与第二环形凸台相匹配,转轴插设在转轴容纳孔内时,第二环形凸台卡设在第二环形凹槽内。
所述手柄表面设置有凹陷部,手柄包胶层设置在凹陷部内,且手柄包胶层通过螺丝与手柄表面固定。
所述光源亮度调整旋钮从上之下沿转轴轴向设置有贯通转盘和转轴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调整旋钮限位螺丝,调整旋钮限位螺丝的下端与转轴容纳孔内设置有内螺纹的固定孔螺纹连接。
所述转盘上表面设置有旋钮装饰盖板。
所述转盘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旋钮包胶层。
所述光棒导芯与手柄前端通过可拆卸式电接头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灯泡采用LED灯泡,光棒导芯上套设有定位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驼人金泰克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驼人金泰克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