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492.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门伍;严黎;佟晓蕾;张金明;高时友;刘国珍;涂向阳;卢陈;杨裕桂;袁菲;吴天胜;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6 | 代理人: | 邓荣,徐文军 |
地址: | 5106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模型 进口 调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模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力模型是在实验室中模拟复杂的自然环境的水流现象并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模型,为保持模拟环境的还原,水力模型进口调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其中,水流流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参数,现有的水力模型一般采用流量计来试验。
随着流量计在水力模型试验中的广泛应用,也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如为保证流量计出口始终处于有压状态,需要将模型做的很高,增加了模型制作的建筑成本;流量计控制流量受河道水位调节而变化,模型调水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流量计的出水方向影响进口水流流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要保证流量计出口始终处于有压状态,增加模型制作的建筑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包括模型体,所述模型体内具有腔体,沿水流方向,所述腔体内依序形成有前池以及试验段;所述前池中插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出口置于所述前池内;所述前池中设有隔水堰板,所述隔水堰板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前池的底部,所述隔水堰板的上端高于所述流量计的出口以及试验段的最高水位。
进一步地,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前池中设置的隔水堰板垂直于进口河道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堰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池的侧壁连接,且所述隔水堰板封堵所述前池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堰板为不透水的砖墙或钢板或塑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段中具有沿水流方向延伸的河道。
进一步地,所述河道呈弯曲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段的底部设有河床。
进一步地,所述河道形成在所述河床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由于在前池设置了隔水堰板,并且隔水堰板的上端高于流量计的出口以及试验段的最高水位,当流量计出水时,隔水堰板与前池之间的空腔蓄存一定的水量,使得流量计出口始终保持有压力,保证流量计出流为压流,,降低了需要把模型制作很高才能保持流量计有压流而增加的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包括模型体101,在模型体101内设置有腔体102,沿水流方向,该腔体102内依序形成有前池103以及试验段104,试验段104的顶部比前池103的顶部稍低,前池103中插设有流量计105,该流量计105的出口置于所述前池103内,前池103中设有隔水堰板106,且隔水堰板106的下端连接在前池103的底部。
另外,为保证流量计105出流始终有压状态,隔水堰板106的上端高于流量计105的出口以及试验段104的最高水位107,且流量计105的出口设置于前池103与隔水堰板106所形成的空腔内。
当流量计出水时,隔水堰板106与前池103之间的空腔蓄存一定的水量,使得流量计105出口始终保持有压力,保证流量计105出流为压流,降低了需要把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制作很高才能保持流量计有压流而增加的建筑成本,而且,当河道112调节水位时,流量计105控制流量不会被影响,流量计105的出水方向也不会影响进口水水流流态,减少了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的调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计105为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测量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对液体测量有独特的适应性。
作为其他实施例,流量计105可为涡轮流量计或孔板流量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流量计105出流的压流加强,隔水堰板106垂直于进口河道112的走向布置。
当前池103水流流经隔水堰板106时,可使前池103水流以堰流型式进入到河道内,使得模型水流流态与原型相似。
作为其他实施例,隔水堰板106可根据情况与河道112的走向成不同角度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
- 下一篇:试验室水槽试验海堤堤顶越浪量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