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49290.2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李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剑 |
| 主分类号: | B07B1/04 | 分类号: | B07B1/04;B07B1/42;B07B1/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建筑 垃圾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和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竹木等。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在建设房屋时所使用的材料愈加的符合现今的生活标准,这样在给人们带来安全性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在产生后常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或其他方式的处理,然而这种方式在处理时常会因为建筑垃圾的颗粒大小程度不同而造成建筑垃圾加工装置的损坏,从而使得建筑垃圾的处理速率和效率均大幅的下降,同时损坏后的建筑垃圾加工装置因为需要维修还会增大建筑垃圾的处理费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具备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颗粒大小分离、增大建筑垃圾的处理速率和效率以及避免建筑垃圾加工装置容易出现损坏等优点,解决了建筑垃圾的颗粒大小程度不同而造成建筑垃圾加工装置损坏以及损坏后的建筑垃圾加工装置因为需要维修而增大建筑垃圾处理费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颗粒大小分离、增大建筑垃圾的处理速率和效率以及避免建筑垃圾加工装置容易出现损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小颗粒分离箱,所述小颗粒分离箱左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小颗粒回收板,小颗粒分离箱右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颗粒回收板,并且小颗粒分离箱的左侧开设有小颗粒出料口,所述小颗粒分离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分离板,中分离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小颗粒分离箱内腔相连通的分离孔,分离孔内设置有分离网,所述中分离板远离小颗粒分离箱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分离孔相连通的大颗粒分离箱,大颗粒分离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大颗粒分离箱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大颗粒分离箱右侧的底端开设有大颗粒出料口,大颗粒出料口上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底部通过支撑块与小颗粒分离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小颗粒分离箱和大颗粒分离箱内腔顶部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排出机构,排出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排出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出板。
优选的,所述排出机构包括电机夹,电机夹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驱动丝杆上套接有驱动套,驱动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传动杆相连接的从动杆。
优选的,所述大颗粒分离箱为无底方形结构,并且大颗粒分离箱的长度与中分离板的长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小颗粒回收板与大颗粒回收板均由铁板组成,并且小颗粒回收板与大颗粒回收板的形状与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分离网的孔径大小为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排出板的俯视面宽度分别与小颗粒分离箱和大颗粒分离箱的俯视面宽度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通过小颗粒分离箱、大颗粒分离箱与中分离板的设置,让建筑垃圾在进入大颗粒分离箱后能通过中分离板的筛选和分离而使小颗粒的建筑垃圾能掉落至小颗粒分离箱内,从而达到不同大小的建筑垃圾能进行分离处理而避免建筑垃圾加工设备在工作时出现损坏情况的效果,进而达到增大建筑垃圾处理速率和效率的效果。
2、该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通过小颗粒分离箱、大颗粒分离箱与排出机构的设置,让小颗粒分离箱和大颗粒分离箱内的建筑垃圾能受到排出机构的施力而分别掉落至小颗粒回收板和大颗粒回收板上,从而达到建筑垃圾分离清晰明了的效果。
3、该分离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通过中分离板、分离孔与分离网的设置,达到建筑垃圾有效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颗粒分离箱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出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剑,未经张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