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8944.X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6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东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熊雄 |
地址: | 262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气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气发生器主要包括炉体,在炉体上设置有与炉体的内腔相通的出气管,在炉体外设置有与炉体的内腔相通的鼓风机,煤炭在炉体内进行燃烧,形成煤气,然后通过鼓风机将煤气吹向出气管。这样结构的煤气发生装置主要是用于煤气的发生,生成的煤气进入下一工序进行利用,由于只具有进行简单燃烧的功能,其炉体内产生的煤气和烟气的温度较低,热能利用不高,同时,由于不具有保温的效果,所产生的煤气和烟气的温度,将会较快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热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用于煤气发生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的装置,包括带有炉条的炉体,在炉体上设置有与炉体的内腔相通的出气管,所述煤气发生装置还包括带有出风管道的鼓风机,所述出风管道伸入炉体内且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位于炉体的下部,在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与炉体一体设置的保温腔,在保温腔内设置有保温水。
为了使得保温水进行循环,所述煤气发生装置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保温腔相连通。
为了提高保温水流速,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缓冲腔,所述出风管道通过气体分流管与所述缓冲腔上部连通。
为了防止煤气和烟气外泄,造成污染,所述煤气发生装置还包括带有密封水的水槽,所述炉体位于水槽内,所述密封水的高度低于所述炉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烧的温度,在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热风腔,所述鼓风机与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道与所述出风口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对炉体进行保温,同时还能够使得烟气在炉体内进行循环,进行再次燃烧,从而提高了煤气和炉体内气体的温度,提高热利用率,并且,通过水槽进行密封,还防止了煤气、烟气和灰尘的外泄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的装置,包括带有炉条1的炉体2,在炉体2上设置有与炉体2的内腔相通的出气管3,所述煤气发生装置还包括带有出风管道8的鼓风机7,所述出风管道8伸入炉体2内且出风管道8的出风口位于炉体2的下部,在所述炉体2的下部设置有与炉体2一体设置的保温腔11,在保温腔11内设置有保温水。
在本实用新型中,煤炭在炉体2的内腔中燃烧,形成煤气和烟气,燃烧形成的热量对热风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的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鼓入炉体内,使得煤气和烟气在炉体内形成气体循环,循环的气体再次在炉体2的内腔中进行燃烧,在加上热空气的热量,这样就可以提高炉体2内气体和煤气的温度, 最高能达到1000℃,提高了热利用率;同时,第二次的燃烧能够将烟气也进行燃烧,防止了烟气外排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保温腔11中的保温水对炉体2进行保温,防止热量的散发,使得炉体2内煤气的温度得到保持。
为了使得保温水进行循环和补充,同时,还防止了保温腔中形成水垢,所述煤气发生装置还包括水箱12,所述水箱12通过进水管13和出水管14与所述保温腔11相连通。
为了提高保温水水流的速度,在所述出水管14上设置有缓冲腔15,所述出风管道8通过气体分流管16与所述缓冲腔15上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煤气发生装置还包括带有密封水9的水槽10,所述炉体2位于水槽10内,所述密封水9的高度低于所述炉条1。通过密封水9,能够将炉体2内的煤气和烟气进行密封,同时,密封水9还能够吸收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灰尘,防止煤气、烟气和灰尘外泄,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烧的温度,在所述炉体2的顶部设置有带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5的热风腔6,所述鼓风机7与所述进风口4连接,所述出风管道8与所述出风口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东,未经张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8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