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假台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46767.1 | 申请日: | 201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月欣;高旭;迟建波;杨红萍;董力群;黄召明;何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高度调节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假台车。
背景技术
假台车是一种在整车装配过程中用于支撑车体的装置,例如动车组、铁路客车、地铁等的车体安装车下线槽、管道、配线等装置时,车体下方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此时就需要通过假台车将车体架高,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车下作业。
车体零部件装配过程中,既需要在车体内部安装设备,还需要在车体底部安装管道、线槽等。现有技术中的假台车,框架大、占用车下空间大、架车高度低,通常不超过1000mm,而且支撑高度不可调,只能实现固定高度的支撑。当操作人员需要在车体底部进行作业时,例如安装车底线槽时,由于车下管路复杂、整体线槽重量重、车下设备件多且体积大,操作人员往往受到作业空间的限制,不得不蹲着进行操作,操作不便,且极易碰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台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假台车只能实现固定高度的支撑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台车,包括底架和至少一对立柱,所述立柱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下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下立柱的顶端与所述上立柱的低端底端铰接;所述上立柱能从与所述下立柱同轴的状态翻转到所述下立柱的侧面以实现不同高度的支撑。
其中,所述上立柱与所述下立柱的顶面均设置有垫板。
其中,所述垫板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其中,所述上立柱与所述下立柱通过合页连接。
其中,所述上立柱与所述下立柱之间还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上立柱侧面设有把手。
其中,所述底架通过横梁和纵梁构成框架结构,所述横梁包括主横梁和辅横梁,所述下立柱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横梁的靠近两端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主横梁上设有多个所述下立柱安装位。
其中,还包括轴箱组成、滚动轮组成、铁鞋组成;所述底架架设在所述轴箱组成和所述滚动轮组成上;所述铁鞋组成包括铁鞋、铁链,所述铁鞋通过所述铁链设置在所述滚动轮组成侧面。
其中,所述主横梁上设有防侧滑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假台车,通过将下立柱的顶端与上立柱的低端铰接,使得上立柱能从与下立柱同轴的状态翻转到下立柱的侧面,当上下立柱同轴时,被支撑的车体离地高度高,车底空间大,极大地提高了车下作业空间,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当将上立柱翻转到下立柱侧面时,仅通过下立柱实现对车体的支撑,被支撑的车体离地高度降低,操作人员能方便地在车体侧面和内部进行作业,而不需要借助阶梯等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的假台车,能实现两种不同支撑高度的快速切换,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空间,进而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假台车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假台车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假台车结构俯视图;
图中,1、底架;2、下立柱;3、上立柱;4、第一垫板;5、防侧滑装置;6、第二垫板;7、轴箱组成;8、滚动轮组成;9、铁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假台车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假台车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假台车结构俯视图。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假台车,是一种高低两用假台车,能对车体实现不同高度的支撑,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安装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