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052.6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赵欣;田卉;陈卫军;赵丹云;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蚊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蚊器,包括连接软管、吸口软管、第一吸管、第二吸管、第三吸管、纱布、吸蚊瓶和储蚊瓶,所述吸蚊瓶包括带一个孔的瓶盖和无底的瓶身,所述储蚊瓶包括带两个孔的瓶盖和有底的瓶身,所述第一吸管一端嵌入在吸蚊瓶上的瓶盖孔内,所述第二吸管和第三吸管分别嵌入在储蚊瓶上的瓶盖上两个孔内,第一吸管和第三吸管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所述第二吸管外端连接有吸口软管,在储蚊瓶内的第二吸管一端用纱布遮住并固定;本实用新型取材简易,成本低,方便实用;绿色环保,轻便,易组装,易拆卸、易携带;同时,所述吸蚊瓶和储蚊瓶均为塑料瓶,透明,方便对捕捉到的蚊虫进行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蚊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蚊器。
背景技术
蚊类为重要的病媒生物,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被蚊子叮咬后,被叮咬的皮肤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余种。
日常生活中,蚊子四处飞舞,几乎很难直接扑打。虽然有时蚊子停在墙上,可以将其拍打,但该方式将导致墙上沾染血迹,影响室内美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吸蚊器,以解决现有蚊虫清除技术中存在的难拍打及拍打后血迹污染室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蚊器,包括连接软管、吸口软管、第一吸管、第二吸管、第三吸管、纱布、吸蚊瓶和储蚊瓶,所述吸蚊瓶包括带一个孔的瓶盖和无底的瓶身,所述储蚊瓶包括带两个孔的瓶盖和有底的瓶身,所述第一吸管一端嵌入在吸蚊瓶上的瓶盖孔内,所述第二吸管和第三吸管分别嵌入在储蚊瓶上的瓶盖上两个孔内,第一吸管和第三吸管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所述第二吸管外端连接有吸口软管,在储蚊瓶内的第二吸管一端用纱布遮住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吸口软管长度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管、第二吸管和第三吸管的管径为12mm;
进一步的,第一吸管嵌入固定在吸蚊瓶上的瓶盖内深度为4mm;第二吸管嵌入固定在储蚊瓶上的瓶盖内深度为30-40mm;第三吸管嵌入固定在储蚊瓶上的瓶盖内深度为120-130mm;分别用热熔胶枪将其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吸管伸出瓶盖内表面部分用热熔胶填满,使第一吸管的端口与吸蚊瓶上瓶盖的内表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吸蚊瓶和储蚊瓶均为塑料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蚊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取材简易,成本低,方便实用,储蚊瓶满后,可以随时更换新的同口径的塑料瓶继续进行蚊虫收集,方便更换可以连接软管的吸气端可以直接通过口吸气来使得整个系统产生负压;绿色环保,轻便,易组装,易拆卸、易携带;同时,所述吸蚊瓶和储蚊瓶均为塑料瓶,透明,方便对捕捉到的蚊虫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蚊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连接软管;1B-吸口软管;2A-第一吸管;2B-第二吸管;2C-第三吸管;3-纱布;4A-吸蚊瓶;4B-储蚊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未经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腿部或胸部放疗体位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裂隙灯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