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组织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823.X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毛毛;邓晓东;金婷妍;应奇;孙能强;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08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体 钳头 吸引管 缝合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弯爪状 限位块 组织钳 吸引 医疗器械技术 手术创伤 吸引装置 缝合边 手柄处 铰接 可控 螺丝 头端 弯度 尾端 匹配 人手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组织钳,包括通过螺丝相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中:所述第一钳体的头部设有呈弯爪状的第一钳头,尾部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二钳体的头部设有弯爪状的第二钳头,尾部设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二手柄;沿所述第一钳体安设吸引管,该吸引管的头端延伸至第一钳头的端部并与该第一钳头的弯度相匹配,该吸引管的尾端伸至第一手柄处并连接吸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缝合者一人完成边缝合边吸引的目的,吸引量也由缝合者可控,方便缝合,减少不必要的人手配合,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组织钳。
背景技术
皮肤缝合尤其是头皮缝合时,由于血供丰富,往往出血较多,会干扰医生的视线从而影响手术操作,现有的手术器械无法同时吸引出血和手术缝合同时进行,往往需要手术助手协助使用吸引器。而在手术缝合阶段常常需要医生独立操作或是两位医生分别同时进行各自缝合,不仅会影响术野,而且需要增加配合的人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吸引功能的用于夹持皮肤或者组织的钳子,以便于方便缝合,减少不必要的人手配合,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组织钳,包括通过螺丝相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中:所述第一钳体的头部设有呈弯爪状的第一钳头,尾部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手柄;
所述第二钳体的头部设有呈弯爪状的第二钳头,尾部设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二手柄;
沿所述第一钳体安设吸引管,该吸引管的头端延伸至第一钳头的端部并与该第一钳头的弯度相匹配,该吸引管的尾端伸至第一手柄处并连接吸引装置。
吸引管头端与第一钳头端部的弯度相匹配,可以使吸引位置尽量靠近手术操作部位。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对应设置,通过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配合使用起到夹持皮肤的目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作用是对组织钳的张开闭合的程度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吸引管的尾部设有堵孔开口。通过操作者手指封堵堵孔开口的不同大小程度,来调节吸引力的大小,当手指完全封堵堵孔开口时,吸引力最大;不进行封堵堵孔开口时,吸引力最小。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钳体内开设通孔,该通孔的头端绕过螺丝并延伸至第一钳头的爪端部形成若干开口,该通孔的尾端延伸至第一手柄处并形成开口;
所述的吸引管设置在该通孔内,该吸引管的形状与该通孔相匹配,该吸引管在第一手柄的开口处形成封堵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缝合者一人完成边缝合边吸引的目的,吸引量也由缝合者可控,方便缝合,减少不必要的人手配合,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钳体 11-第一钳头 12-第一限位块
13-第一手柄 14-通孔 2-第二钳体
21-第二钳头 22-第二限位块 23-第二手柄
3-螺丝 4-吸引管 41-堵孔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