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卷绕功能的线材及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788.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品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6 | 分类号: | H01B7/06;H01B7/08;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卷绕 功能 线材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及连接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卷绕功能的线材及连接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的线材或充电数据线一般为普通的塑胶材质,不具有自动收卷的功能,携带时,容易与其它物品发生乱缠乱绕现象,携带极其不方便,针对这种线材的不易收纳问题,目前已有能够自动伸缩的充电线,但是一般需要都需要借助机械卷绕结构才能实现充电线的收卷,例如CN201420608346.5一种可伸缩USB数据线、CN201420199170.2可自动收纳引线的数据充电线结构、CN201520245844.2一种新式数据充电线结构等都是这个原理,这种结构由于设置了额外的机械结构,使得充电线成本较高、装配工序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卷绕功能的线材及连接线。
一种具有自动卷绕功能的线材,包括一在没有外力拉扯作用下能够自动卷绕成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的线材本体,所述线材本体外侧包覆有一个使线材本体发生自动卷绕的外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套为多根塑料丝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套,所述编织网套和线材本体均是通过热定型工艺形成的蜗形状或螺旋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的一种改进,所述线材本体与外套之间设置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的一种改进,所述线材本体表皮为PVC或PU材质层,表皮内包裹有芯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套为PET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的一种改进,所述线材本体的横截面为扁平形、椭圆形或圆形,所述外套的横截面为扁平形、椭圆形或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的一种改进,所述线材本体和外套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外形。
一种具有自动卷绕功能的连接线,包括上述的任一种线材,所述线材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线一端为USB接头、Mini USB接头、Micro USB接头、Lightning接头或Type C接头中的至少一种,另一端为USB接头、Mini USB接头、Micro USB接头、Lightning接头或Type C接头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的一种改进,呈卷绕状态的连接线一端位于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的中心,另一端位于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的外侧或呈卷绕状态的连接线的两端均位于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的中心或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线材本体的外侧设置独立的塑料编织网套(两者有间隙),同时塑料编织网套和线材本体均是通过热定型工艺形成的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在无外力拉扯作用下能够自动收卷成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体积大大缩小,收纳后的形状比较美观,不会发生乱缠乱绕的现象,便于携带,使用时,轻轻拉扯连接线的两端,连接线即可展开使用,对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充电;由于PET细丝制成的编织网套热定型效果好,能够长久的保持热定型状态(即蜗形或螺线圈形状),即使长期反复使用,仍然能够自动收卷;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设置机械卷绕结构,结构简单,装配工艺也大大简化,成本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2,一种具有自动卷绕功能的线材实施例一,包括线材本体1以及包覆在线材本体1外侧的外套2,所述线材本体1表皮为PVC材质层,表皮内包裹有芯线10,外套2为多根PET细丝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套,编织网套2和线材本体1均是通过热定型工艺形成的蜗形状或螺旋形状,所述线材本体1与外套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线材本体1的横截面为扁平形(即俗称的“面条线”),所述外套2的横截面具有与线材本体1相同的扁平形,在没有外力拉扯作用下,线材能够自动卷绕成蜗形线圈或螺旋状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品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品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