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592.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雍;陈碧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雍;陈碧毅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倪金磊 |
地址: | 3242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切口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使用的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结构设计不良,造成观察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包括管体保护器以及与管体保护器端部配合的盖体,盖体包括用于与管体保护器端面配合的盖面部以及用于与管体保护器端面外周侧壁配合的盖套部,盖面部包括使用中朝向操作人员的视口侧以及使用中背向操作人员的基面侧,基面侧位于同一平面,视口侧由中心到四周逐步增厚设置,视口侧选自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在腹腔部的外科手术中,管体保护器用于支撑切口,方便外科医生进行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与管体保护器端部配合的盖体,盖体包括透明设置的视口侧,提供相对隔离又不影响观察的手术环境。视口侧由中心到四周逐步增厚的设置,提高了盖面部对内外气压不平衡时的反馈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口侧包括位于视口侧中央区域的第一圆面、位于第一圆面外部的第二环面以及位于第二环面外部的第三环面,第二环面所在平面低于第三环面所在平面并高于第一圆面所在平面,第一圆面、第二环面以及第三环面均平行于基面侧。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三环台阶形式的视口侧,按照使用频率的大小,提供了由中间向四周分布的三环台阶结构形式的视口侧;并且,第一圆面、第二环面以及第三环面均平行于基面侧,减小视觉变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口侧还包括连接第一圆面与第二环面的第一环形曲面以及连接第二环面与第三环面的第二环形曲面,第一环形曲面与第二环形曲面均垂直于于基面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套部包括与基面侧垂直设置的周罩筒以及位于周罩筒端部的环状钩,环状钩包括靠近周罩筒内壁的第三环曲面和远离周罩筒内壁的第四环曲面,第四环曲面在第一环形曲面的外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盖套部,包括周罩筒配合与管体保护器端部外缘,并提供周罩筒端部的环状钩,将盖套部紧固于管体保护器端部外缘,并且,第四环曲面在第一环形曲面的外侧,保证第一圆面的视觉呈现在各个常用使用方向上均不变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体保护器包括腔内环体、腔外环体以及连通腔内环体与腔外环体的切口通道。
管体保护器优选双环体结构,符合外科手术过程中使用习惯,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口通道各处轴截面呈上下对称并左右对称的双曲线形。
提供各处均平滑过渡的切口通道形状,有利于手术中对切口部位的密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口通道包括连接腔内环体的腔内曲锥面以及连接腔外环体的腔外曲锥面。
其中,腔内曲锥面配置使用中照射方向朝向腔内的发光灯。进一步提供腔内亮度,便于观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圆面配合的凸透镜。提供将腔内组织投影至外屏幕的功能,把放大显示,有利于微创手术的进行。并且,不影响第二环面上,外科刀具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腔内曲锥面配置使用中照射方向朝向腔内的发光灯时,补光作用,具有进一步提高腔内组织投影至外屏幕清晰程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套部包括与基面侧垂直设置的周罩筒以及位于周罩筒端部的环状钩,环状钩包括靠近周罩筒内壁的第三环曲面和远离周罩筒内壁的第四环曲面,第四环曲面在第一环形曲面的外侧,这种结构下,有利于腔内组织投影至外屏幕时,投影边缘区域变形程度最小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还包括设置于盖面部外周部的拉力耳板,拉力耳板的数目为,拉力耳板均分为三组,各组中二拉力耳板的位置间距依成人食指的指关节间距设置,三组拉力耳板在盖面部外周部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指关节作用拉力耳板达到拉平盖面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符合外科手术使用的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的盖体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装置的管体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雍;陈碧毅,未经朱雍;陈碧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轮及其防水主体
- 下一篇:多功能自动打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