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热弯成型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350.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欧阳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3D热弯成型磨具。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玻璃屏已经由单一的平板玻璃向多类型的曲面玻璃发展,如2.5D玻璃、3D玻璃等,此类产品均是通过高温加热(铜圈加热)并施加压力(伺服电机驱动丝杆下压)使其四边弯曲成型。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模具,其非产品成型面大多为光滑的平面结构,使产品包括平面部分和弧边部分在内整体均有受力。热弯成型后的产品具有以下缺陷:容易弯片,光影不直,四角压不贴,产品容易碎,成型不平稳等。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适用于大尺寸产品成型且热弯成型产品质量好的磨具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精简、适用于大尺寸产品成型且热弯成型产品质量好的3D热弯成型磨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热弯成型磨具,包括通过卡合连接件进行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热弯产品的型腔;
所述上模沿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上模上设有受力辅助组件,所述受力辅助组件位于型腔中热弯产品R角位置的正上方,且所述受力辅助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两组受力辅助单件,所述受力辅助单件包括至少一个受力台阶以及至少一个沟槽,所述沟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上模的中部和第一端的端部或第二端的端部。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模中与所述下模形成用于容纳热弯产品的型腔的一面为上模产品成型面,与所述上模产品成型面相对设置的一面为上模非产品成型面,所述受力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模非产品成型面上;所述下模中与所述上模产品成型面形成用于容纳热弯产品的型腔的一面为下模产品成型面,与所述下模产品成型面相对设置的一面为下模非产品成型面;
所述上模产品成型面和所述下模产品成型面之间通过卡合连接件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卡合连接件包括第一卡合连接单件以及第二卡合连接单件,所述第一卡合连接单件包括凸台和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卡合连接单件包括玻璃圆柱和与所述玻璃圆柱相匹配的圆柱孔。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连接单件和所述第二卡合连接单件的数量均为2-6组。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凸台和所述圆柱孔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产品成型面上,所述凹槽和所述玻璃圆柱均设置在所述下模产品成型面上;
或者是,所述凹槽和所述玻璃圆柱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产品成型面上,所述凸台和所述圆柱孔均设置在所述下模产品成型面上。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受力台阶的高度为0.25-0.35毫米;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5-20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精简,便于制作,减少了模具的加工成本;(2)通过上模上设置受力辅助组件,改善热弯产品的R角的受力情况,提高热弯成型产品的质量;(3)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卡合连接件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使用;卡合连接件包括第一卡合连接单件以及第二卡合连接单件,卡合连接单件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满足不同的需求;第一卡合连接单件采用凸台和凹槽的组合,加工制作方便,且能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卡合;第二卡合连接单件采用玻璃圆柱和圆柱孔的组合,玻璃圆柱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便于实现缓慢成型,大大提高成型质量;(4)上模和下模中锋利面较少,产品取放方便,还增加了模具使用寿命;(5)受力台阶的高度为0.25-0.35毫米,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5-20毫米,既能改善热弯产品的受力情况,又能确保热弯成型、冷却等步骤顺利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实施例1中3D热弯成型磨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中:1、上模,1.1、上模产品成型面,1.2、上模非产品成型面,2、下模,2.1、下模产品成型面,2.2、下模非产品成型面,3、卡合连接件,3.1、第一卡合连接单件,3.2、第二卡合连接单件,4、受力辅助组件,4.1、受力辅助单件,4.11、受力台阶,4.12、沟槽;
A1、第一端,A2、第二端,B1、凸台,B2、凹槽,C1、玻璃圆柱,C2、圆柱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