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感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034.6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伍家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水式电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储水式电热水器采用电热管直接加热,尽量设置了防电墙,但一旦电热管漏电,用户还是存在触电风险。为此,特对电磁感应热水器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电磁感应热水器,它能有效降低因电热管漏电而引发的触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主控电路和水箱,水箱中设有内胆,内胆中设有电热管,此外,它还包括电磁感应器,电磁感应器主要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壳体组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设置在壳体内,次级线圈与电热管电连接,初级线圈与主控电路电连接。
电磁感应器的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压,两者之间没有电连接,而且次级线圈没有接地,因此,次级线圈和电热管的任一极均不能与大地导通,用户使用过程中接触任一极均不会触电,有效降低了因电热管漏电而引发的触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平行设置,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间距为10~20mm。优选的可以是12mm、15mm或18mm。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壳体放置在内胆的底部,并通过导热胶与内胆的底部连接,且壳体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浸没在导热介质中。导热介质有助于将电磁感应器工作过程中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壳体,壳体与内胆之间通过热传递,将电磁感应器的热量传递至内胆底部的冷水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有助于提高热水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水箱与内胆之间设有内胆保温层,内胆保温层设有避让电磁感应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射频放大模块,射频放大模块贴附安装在壳体的外表面,射频放大模块与壳体之间设有导热胶。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射频放大模块会产生大量热量,电磁感应器的壳体吸收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射频放大模块的热量后,通过导热胶将热量传输到内胆底部低温区,使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水,从而达到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壳体保温层,壳体保温层设有避让射频放大模块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壳体设有排气孔及导线孔,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极引脚穿过导线孔。电磁感应器工作过程中,壳体内部的温度和气压升高,排气孔有助于及时排出壳体内部的气体,从而避免壳体内部的温度和气压过高而引发危险。
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是,所述壳体由电磁屏蔽材料制成,以降低电磁感应器的磁损耗,提高热水器的换热效率。
以上各种示例,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在保证不矛盾的前提下,各示例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控电路、水箱1和电磁感应器3。水箱1中设有内胆2,内胆2中设有电热管,电磁感应器3通过导热胶5固定在内胆2的底部。水箱1与内胆2之间设有内胆保温层,内胆保温层设有避让电磁感应器3的通孔。
电磁感应器3主要由初级线圈31、次级线圈32和壳体34组成。壳体34由电磁屏蔽材料制成,壳体34表面设有排气孔及导线孔,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32的电极引脚穿过导线孔,次级线圈32与电热管电连接,初级线圈31与主控电路电连接。壳体34内填充有导热介质33,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32也设置在壳体34内,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32浸没在导热介质33中。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32平行设置,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32之间的间距为15mm。
主控电路包括射频放大模块4,射频放大模块4通过导热胶贴附安装在壳体34的外表面。壳体34的外表面设有壳体保温层35,壳体保温层35设有避让射频放大模块4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电路与电热管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器3实现电热管的通电。由于电磁感应器3的初级线圈31、次级线圈32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压,两者之间没有电连接,而且次级线圈32没有接地,因此,次级线圈32和电热管的任一极均不能与大地导通,用户使用过程中接触任一极均不会触电,有效降低了因电热管漏电而引发的触电事故。
通过将主控电路的射频放大模块4设置于电磁感应器3的壳体34,同时将电磁感应器3设置在内胆2底部,有效回收将电磁感应器3和射频放大模块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用于加热内胆2底部的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感应式螺栓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分体式磁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