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822.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林;尹晨;包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水坑盖板。
背景技术
地下室建成后,排水系统多采用集水坑集中抽排的方式,集水坑及排水沟表面采用混凝土盖板覆盖,以保证地下室的整体美观。而地下室往往是一个小区的停车场所,集水坑区域与停车位相重合。因此,对集水坑的盖板的平整度要求较高,不能存在有明显突出部位,使得集水坑的盖板的开启提手无法布置。一般的集水坑的盖板的开启提手采用拉环与预埋件相连,平时不用时则平躺置于集水坑的盖板上,无法保证集水坑的盖板的外侧表面的平整度,不但影响车位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而且车辆的来往碾压容易损坏开启提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集水坑盖板,以解决传统的集水坑盖板,无法保证集水坑的盖板的外侧表面的平整度,不但影响车位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而且车辆的来往碾压容易损坏盖板的开启提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集水坑盖板,包括:
盖体,盖设于集水坑;
下沉式提手,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抓握杆,所述盖体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的第一贯孔和供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的第二贯孔,所述盖体的顶部形成有供所述抓握杆容置的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连通于所述第一贯孔和所述第二贯孔之间;以及
用于防止所述下沉式提手脱离所述第一贯孔和所述第二贯孔的卡挡件,所述卡挡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式提手呈U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式提手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中设有竖向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筒管内形成有所述第一贯孔,所述第二套管内形成有所述第二贯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挡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分别设有所述卡挡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的所述卡挡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的所述卡挡件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卡挡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卡挡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螺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为预制混凝土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坑盖板在不需要开启盖板时,下沉式提手依靠自身的重力下沉至盖体的顶部以下,从而使得下沉式提手能好好的契合于盖体的表面,保证盖板的表面的平整度和车位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而且车辆的来往碾压不容易损坏下沉式提手。当需要开启盖板时,只需要向上提拉下沉式提手利用卡挡件提供的反向作用力将盖体整个向上提起,从而可以快捷、方便的打开集水坑盖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盖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盖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盖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盖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盖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水坑盖板,包括盖体1、下沉式提手2以及卡挡件3。盖体1盖设于集水坑的开口处。下沉式提手2包括抓握杆21、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在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抓握杆21。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相对设置在抓握杆21的两侧。盖体1设有供第一连接杆22 穿设的第一贯孔和供第二连接杆23穿设的第二贯孔,盖体1的顶部形成有供抓握杆21容置的容置凹槽11,容置凹槽11连通于第一贯孔和第二贯孔之间。
二卡挡件3分别设在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底部。卡挡件3 用于防止下沉式提手2脱离第一贯孔和第二贯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综合管廊
- 下一篇:一种悬浮复位市政道路井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