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细透皮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542.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裴为华;张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针 微针阵列 本实用新型 柔性基底 皮肤 定量注射 紧密贴合 皮下给药 药物注射 疼痛感 中空 超细 衬底 可调 排布 镶嵌 尖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皮下给药的微针。该微针由基于柔性衬底的中空微针阵列构成。微针阵列的底部镶嵌在柔性基底中,柔性基底可以随着皮肤的凹凸发生起伏变化,紧密贴合皮肤。每个微针的直径或径向最大尺寸在50‑100微米,前端尖锐。微针的长度在100‑500微米之间可调。微针阵列的排布密度在25‑2500个/c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件的设计与加工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衬底的用于无痛皮下药物注射的超细透皮微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中,病人通常有两种摄取药物的方法:(1)口服。但是有些药物在消化道内受胃酸及消化酶的作用,很容易被分解破坏,降低或失去药效。(2)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进行静脉注射之前必须对针头和皮肤进行准备和严格的消毒处理。通常注射是通过将一根中空的不锈钢长针刺入体内来实现药物注入,这种药物注射方式会使患者产生疼痛感,处理不不当会引起出血甚至感染,尤其是给那些需要长期注射的病人(例如,糖尿尿病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注射的操作大都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来进行,这既给病人带来许多不不方便,也增加了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克服传统中空长针注射器件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人研究出经皮给药系统,即将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如1998年,美国的Prausnitz教授课题组已经研发出了微型实心硅针阵列用于经皮给药。清华大学的岳瑞峰等人也研发除了金属微针陈列柔性贴片等经皮给药系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微针均至少有一项参数不令人满意:如因微针的尺寸较小,实心微针和空心微针均难以负载足够量的药物,难以使患者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或者是,硬性的硅针或者衬底难以和人体皮肤贴合,刺入的深浅不一;又或者是,微针使用时容易脱落,需保持刺入部位维持固定的动作,又或者是,微针难以定量给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细透皮微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痛超细透皮微针,其能够穿过角质层,而不到达真皮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定量给药的超细透皮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完全贴合皮肤的超细透皮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固定在皮肤上的超细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抽血的超细透皮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透皮微针,所述的超细透皮微针含有至少1个微针体构成的微针阵列,以及与微针阵列连接的柔性衬底。
所述的微针体内部呈中空结构,形成一微通道,微针体的顶端有一开口。
所述的柔性衬底内含柔性腔室,微针体固定在柔性衬底的一面,微针体的微通道与柔性腔室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微针体镶嵌在柔性衬底的一面。
在靠近微针体一侧的柔性衬底上,覆盖有医用粘附材料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超细透皮微针含有多个微针体构成的微针阵列,所述的微针阵列的排布密度为25-2500个/cm
所述的微针体的高度为100-500μm;优选地,所述的微针体的高度为100-150μm;或者优选的,所述的微针体的高度为300-5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汉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快速保健式护身用品
- 下一篇:一种纹刺上色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