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状液类吸收剂气体吸收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305.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闫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7/04 | 分类号: | G01N7/04;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状液 吸收剂 气体 吸收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吸收测量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乳状液类吸收剂气体吸收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CO2为例,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显,其中CO2的作用约占77%,因此,发展CO2捕集与封存利用技术(CCUS)是现阶段较可行的一种方法,作为CCUS技术的第一环,优选高效低能的CO2吸收剂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大量调查发现,很多气体吸收设备只是简单的测量气体吸收量,并没有与吸收剂性质相关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状液类吸收剂气体吸收量测量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测量准确,能对气体吸收剂的吸收量进行测试,从而探究不同吸收剂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对不同气体吸收量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乳状液类吸收剂气体吸收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实验管路系统、控温系统、在线加剂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吹扫/真空系统和实验气体回收系统;所述实验管路系统外部设置有所述控温系统,在所述实验管路系统上还设置有所述在线加剂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且所述吹扫/真空系统连接至所述实验管路系统,所述吹扫/真空系统输出端连接所述实验气体回收系统;所述实验管路系统包括气瓶、缓冲罐、反应釜、搅拌桨、激光粒度仪和第一辅助管线;所述气瓶出口端经所述第一辅助管线与所述缓冲罐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罐底部经所述第一辅助管线与所述反应釜底部连接,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在所述反应釜的釜盖上设置有电动计量泵安装预留口、激光粒度仪安装预留口和吹扫/真空系统安装口,且所述釜盖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激光粒度仪通过所述激光粒度仪安装预留口安装在所述釜盖上。
所述反应釜的釜盖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工作的马达,位于所述反应釜底部还设置有排液口。
所述第一辅助管线包括连接管线、三通阀和阀门;位于所述气瓶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设置有所述三通阀,位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反应釜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设置有所述阀门。
所述激光粒度仪采用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所生产的D600L型FBRM。
所述控温系统由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外围的循环恒温水浴构成。
所述在线加剂系统采用电动计量泵,所述电动计量泵通过连接管线与所述实验管路系统中电动计量泵安装预留口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釜盖上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温度数据显示表和压力数据显示表。
所述吹扫/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过滤网和第二辅助管线;所述真空泵经所述第二辅助管线与所述实验管路系统中反应釜上的吹扫/真空系统安装口连接,位于所述第二辅助管线上靠近所述真空泵侧设置有所述过滤网;所述真空泵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第二辅助管线与所述实验气体回收系统连接。
所述第二辅助管线包括连接管线和阀门,位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吹扫/真空系统安装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设置有所述阀门。
所述实验气体回收系统包括电动计量泵、连接管线和集气袋;所述电动计量泵通过所述连接管线与所述实验管路系统中电动计量泵安装预留口连接,且所述集气袋通过所述连接管线连接至所述吹扫/真空系统中真空泵的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吸收剂气体吸收量的实验测量,包括压力控制、釜内温度动态调节、粒径检测、井口加剂以及真空再生等。其中实验装置充分考虑了不同因素对吸收的影响,可探究不同吸收条件对吸收情况的影响,可模拟现场的吸收环境。2、本实用新型作为测量CO2吸收剂吸收量的实验装置,操作简单,设计精巧、实验设备先进、测量准确。同时它不仅可以作为测量CO2吸收量的实验装置,也可以适用与其他待吸收气体,如H2S、CO等,具有使用范围广的特点。3、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反应釜外围设置循环恒温水浴进行控温,并且采用的温控仪功能强大,技术先进,并且占用体积小、省水、能耗低,控温精度达到了0.05℃,吸收剂稳定性、均匀性良好。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最为先进的激光粒度仪,有利于研究人员深入乳状液分散相液滴分布特征,将乳状液性质与吸收量相结合,可以实时、在线、定量的测定液滴/颗粒的粒径和形状,瞬间监测形状迁徙、聚集、破碎等现象,为油水乳状液微观研究提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