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性光油防粘背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262.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8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葛苏云;陈润;曾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市康胤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光油防粘背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油墨印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性光油防粘背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墨印刷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在油墨印刷后,在油墨层上涂一层光油,使产品颜色更加鲜亮,提升产品质量,但由于光油在不同油墨上的附着效果和干燥速度不同,涂过光油的产品在收卷过程中在压力、温度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印刷品的正面与背面粘接,引发掉墨、发花等质量问题,行业内称之为光油粘背。
因此在油墨印刷品涂抹光油进行批量生产之前,需要对光油粘背性能进行检测,即针对不同油墨,在涂光油工艺过程要求的温度、压力环境下,检测光油在油墨上的附着效果,根据附着效果调整光油配方,最终探索出优化的光油配方以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光油粘背造成损失,现有技术中缺乏光油粘背性能检测的装置,给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的产品浪费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专用的光油粘背性能检测的装置,导致生产企业不能针对各种生产,及时检测油墨印刷品涂抹光油后的粘背情况,以调整光油配方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性光油防粘背性能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水性光油防粘背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长方形的底座上安装有两根支柱,在两根支柱中间安装有承重支柱,在两根支柱上端安装有台面,在台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进油口和下进油口,液压缸的活塞杆位于承重支柱正上方,在底座一侧安装有液压箱,液压箱前端安装有出油头,在出油头上方安装有手动压杆,在出油头前端设置有两个出油口,出油口分别与上进油口和下进油口连接,在出油头一侧安装有压力表,另一侧安装有出油档杆,在支撑箱上方前端安装有恒温控制器,在承重支柱上端安装有电加热承重头,电加热承重头上端安装有下热电偶感应头,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电加热压力头,电加热压力头下端安装有上热电偶感应头,电加热压力头位于电加热承重头正上方。
上述方案中,电加热承重头中部开有两个电加热管安装孔,电加热安装孔内安装有下电加热管;电加热压力头中部开有两个电加热管安装孔,电加热安装孔内安装有下电加热管。
本技术方案使用时在恒温控制器上设定工艺要求温度,打开加热电源,承重头和压力头即可在电加热管作用下升温到指定温度,然后将出油档杆拨到加压档,操作手动压杆,将液压油从上出油口压出,从液压缸下进油口压入,液压缸活塞杆即被提起,压力头和承重头分离,待温度升到预设温度时,将印刷有油墨和光油的铜版纸或卡纸试样放在承重头上,再放上另一张相同的铜版纸或卡纸,将出油档杆拨到下档,操作手动压杆,此时油从下出油口压出,从上进油口压入,活塞杆被压下,压力头和承重头压在一起,当压力达到工艺要求时停止打压,持续5分钟后取出试样,查看试样光油层、油墨层的情况,若试样出现粘接、掉墨的情况则调整光油配方,继续检测,探索出合格配方。
采用本技术方案,能简便的模拟出油墨印刷品光油涂抹工艺的加工环境,在进行批量涂抹光油之前,对光油粘背性能进行检测以调整出合格的光油配方,保证量产时产品的质量,避免光油粘背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水性光油防粘背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长方形的底座8上安装有两根支柱7,在两根支柱7中间安装有承重支柱9,在两根支柱7上端安装有台面2,在台面2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进油口19和下进油口18,液压缸3的活塞杆4位于承重支柱9正上方,在底座8一侧安装有液压箱10,液压箱10前端安装有出油头20,在出油头20上方安装有手动压杆12,在出油头20前端设置有两个出油口21,出油口21分别与上进油口19和下进油口18连接,在出油头20一侧安装有压力表13,另一侧安装有出油档杆11,在支撑箱2上方前端安装有恒温控制器1,在承重支柱9上端安装有电加热承重头6,电加热承重头6上端安装有下热电偶感应头15,液压缸3的活塞杆4下端安装有电加热压力头5,电加热压力头5下端安装有上热电偶感应头16,电加热压力头5位于电加热承重头6正上方;电加热承重头6中部开有两个电加热管安装孔,电加热安装孔内安装有下电加热管14;电加热压力头5中部开有两个电加热管安装孔,电加热安装孔内安装有上电加热管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市康胤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市康胤胶粘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洒(方超薄b17)
- 下一篇:花洒(菱面b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