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3939.X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石景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菲源水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预制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井,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
背景技术
阀门井是地下管道和地下管线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方便,就设置类似小房间的坑,将阀门等安装布置在这个坑里,便于定期检查、清理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枢纽,这种坑就叫阀门井。
现有的阀门井通常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在安装时,不仅安装麻烦,对安装要求也较高,若是安装不够精密,容易使地下管道中的液体或气体渗透进阀门井中,容易污染空气,且会给地下管道修理人员带来大量的不必要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解决了现有阀门井通常都是几部分安装的,对安装要求要求高,且安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包括预制筒体,所述预制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井口,该井口上盖有铝盖,井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孔,井口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手,所述预制筒体的内部固定有扶梯,所述扶梯的顶端固定在井口的下方,所述扶梯的另一端固定在预制筒体的底座上,所述预制筒体下端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修理室,该修理室内固定有闸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筒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该支撑座通过螺栓与预制筒体的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铝盖通过转轴安装在井口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制筒体的材料为玻璃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及螺栓与预制筒体联接处均设置有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孔的下方安装有废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体化阀门井,避免了在现场安装,减少了现场安装的难度,且该一体化阀门井各部分小部件的安装,可以在工厂内安装好,然后在现场的安装中,只需要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对接即可,不仅安装方便,且耗费时间少,同时,该阀门井一体化集成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的俯视图;
图中:1、预制筒体;2、闸阀;3、出水口;4、进水口;5、扶梯;6、扶手;7、铝盖;8、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阀门井,包括预制筒体1,预制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井口,该井口上盖有铝盖7,井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孔8,井口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手6,预制筒体1的内部固定有扶梯5,扶梯5的顶端固定在井口的下方,扶梯5的另一端固定在预制筒体1的底座上,预制筒体1下端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3,进水口4和出水口3之间设置有修理室,该修理室内固定有闸阀2。
预制筒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该支撑座通过螺栓与预制筒体1的底座固定连接,便于将支撑座与预制筒体1连接紧固。
铝盖7通过转轴安装在井口的一侧,翻边铝盖7的打开。
预制筒体1的材料为玻璃钢。
进水口4和出水口3及螺栓与预制筒体联接处均设置有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
出气孔8的下方安装有废气净化装置,便于将阀门井内的有毒气体净化成无毒气体,再排放到空气中,不会污染空气。
具体的,在使用时,需要安装该阀门井时,在工厂内先将闸阀2、扶梯5、扶手6、铝盖7和出气孔8等小部件安装好,然后再将阀门井运输到现场安装,将阀门井放置到地下管道之间,然后将阀门井的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地下支撑座上,并通过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将螺栓包裹,使阀门井底座与支撑座连接紧密,再将阀门井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3与地下管道中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对接,并在进水口4和出水口3与修理室的连接处安装上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防止水渗透进修理室,进而进入到阀门井中;当使用时,地下管道中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再从修理室下方的井内通过,从出水口3中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菲源水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菲源水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3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