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钟罩式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983.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强;刘志明;张爱兰;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15005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能型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用钟罩式 风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风帽,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钟罩式风帽,属于锅炉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发电、工业生产和集中供热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及稳定运行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流化床位于炉膛的底部,水冷风室位于炉流化床的下方,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设置在炉膛底部水冷布风板上,下部连通水冷风室,一次风通过风帽均匀进入炉膛、流化床料,它的功能是使流化风均匀的送入流化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风帽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循环物料的冲刷,不仅易发生漏渣现象(即外部的循环物料通过风帽上的出风口进入风帽内),风帽外部及内部各部件也磨损严重,由于风帽中的风帽座是牢牢固接在流化床上的,因此更换极其不易,并且,风帽本体冷却不足,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风帽易漏渣的问题以及风帽头与风帽座均磨损严重、风帽磨损后不易更换导致的成本高、经济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钟罩式风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钟罩式风帽,它包括风帽头,所述风帽头为钟罩式,风帽头的下部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出风口,风帽头上每个出风口均由内至外倾斜设置,
它还包括保护套及风帽座,所述风帽座包括圆筒及支撑板,支撑板套装在圆筒的上部且与圆筒的外侧壁固接为一体,所述保护套包括桶体及固接在桶体开口端外沿的定位圈,桶体的开口端为下端,桶体的上部侧壁均布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桶体的顶部均布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风帽头及保护套均扣装在支撑板上,其中风帽头与支撑板固接,保护套位于风帽头与风帽座之间,其中定位圈的外侧壁以及顶部外沿分别与风帽头内壁紧密接触,风帽头、保护套及圆筒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板的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第一定位块,风帽头的底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第二定位块,若干第一定位块与若干第二定位块交叉配合,且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圆形出风口,数量为十二个,每个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12度。
进一步地,风帽头外轮廓的纵截面呈凸字形结构,其台阶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面的倾斜角度与出风口的倾斜角度一致设置。
进一步地,桶体的上方还固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与桶体同轴设置,且定位柱的顶端与风帽头内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的直径为10~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六个,每相临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为8~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三个,每个第二通孔的直径为8~1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在风帽头与风帽座之间设置保护套,可有效防止风帽座磨损,锅炉运行中,风帽中的易损件仅为风帽头,风帽座为终身寿命,更换时也只需更换风帽头即可;
从圆筒出来的流化风经过保护套上若干第一通孔的分散引流,再经由出风口流出风帽,可以实现均匀布风;
保护套上桶体的顶部可有效减轻流化风对风帽头顶部的磨损,同时通过若干第二通孔可以实现风帽头的自冷却,有效提高了风帽头的使用寿命;
倾斜设置的出风口以及保护套可以有效的阻止床料进入风帽,防止漏渣、布风均匀;
保护套通过风帽头及风帽座进行全限位,避免使用焊接固定,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全限位、自冷却的低阻力、防漏渣、耐磨损钟罩式风帽,保证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低排放、低能耗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运行煤耗降低3%以上,节省电耗25%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彻底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风帽头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6为风帽头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风帽头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保护套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F-F向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G向剖视示意图;
图11为风帽座的主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沸腾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放渣管的开关装置